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感受到的教育之痛

(2015-01-09 10:02: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我所感受到的教育之痛

作为一名教师,猛然觉得自己并不懂教育。正如苏子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天,我走向学生正在上晨读的教室,正好碰上领导,领导告诉我关键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轻轻的一句话,如当头棒喝。因为我心中曾经无数次的揣着一个皮袍下面的“小”字,就是我在这个晨读时间,让学生更多的为我的课程背过多少,或者识记理解多少。更主要的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会不择手段,这是最可悲的。

孔子说,富贵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无不为也。作为一名教师的富贵,莫过于学生有个好的学习成绩。君不见那些受到学校乡镇区县省市表彰的教师,大多都是有很硬的东西,就是所教学生的文化成绩一直较好。

也许自己能力有限,也许自己有着作为教师的天赋的不足,我却是没有这样的荣幸。即使偶尔出现几次好的成绩,也是付出了太多的拙力而换来的。不为了什么容易,现在就是为了让自己脸面上能够说的过去。为了上好一节课,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我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都在反省自己的课堂,从自己的心态学生的心态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内容,乃至自己课下课上的每句话或者每个细节。只有想明白了,自己的觉才睡得踏实。这种想明白,每次都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或者说,这个时候的教学,首先是教育管理调整自己,再次才是学生。

有时候,累了疲惫了,这节课也上下来了。我知道学生也会很配合自己,但是自己付出的少是心中有数的。同样是浇地,让庄家喝上足够的水分,一种是瓢泼大雨似的,一种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似的。两种方法途径不一样,浇灌的水分一样,结果不是一样的。细致,就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思想情感,因了其不同的个性而传授之;瓢泼大雨,就是将知识技能的传授,粗线条的灌输下去。

细想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融入了太多的生活的元素。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本门功课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处于一种健康成长的生活状态。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年级乃至每个班里,都有坐在教室里不是以学习某学科知识文化为目的的学生。如果用学科成绩来考察这些学生,他们永远没有在课堂学习生活中昂起头来的机会。我们要备好一节文化课,同时还要备好一种隐形的课——就是如何做人。

关于如何做人的备课,就是对于某个学生教育问题的教师间的研讨、教师与家长间的研讨、教师与学校管理层面的研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不是一种教育研讨的状态,没有了文化课教学研讨的那种谦谦和冷静,更多的是一种激动,一种付出了得不到汇报或者得到负面回报的激动。

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教师和家长往往忽略了或者根本来不及顾及对于学生的做人方面的教育。

这种做人方面的教育,不仅是家长的事,不仅是教师们的事,更是整个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事情。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以及所做的每件事情,在做某一件事情或者说某一句话的时候乃至有某种念头或者想法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这一些作为的教育影响了吗?对于自己的影响,对于周围的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笔者虽然只是一名教师,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做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的种种事情,乃至于种种纷杂的念头情绪和言语,我要肯定的说自己过去做得是不合格的,这是我痛苦之深渊。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苟欲仁,斯仁致矣!”孔子想个究竟,要做到仁这种境界,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自己选择了放弃。教育之痛,痛在选择了放弃。放弃了对于学生的好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养成,就是教育的最大之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