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文字的故事
(2015-01-16 20:56:39)
标签:
佛学教育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文字的诞生,实在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古人有仓颉造字鬼神哭的说法,我想鬼神为何哭呢?因为在文字面前,神通广大的鬼神无所遁形。
鬼神是值得人崇敬的,即使古圣先贤的孔子,也是敬鬼神而远之。不管是天地山川草木河湖以及一切的遍虚空界的精灵。一切具有阿赖耶识的众生,都拥有自在的鬼神。这种鬼神,虽说是人的自业所生,却又是一个人获得正遍知觉的助手或者说是护法。正所谓,佛迷也魔,魔觉则佛。魔与鬼神,笼统来说,都是有所执迷之众生之一。
童年时,看到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现在才知道这是佛经故事之一,由此想来佛经的智慧在童年时期已经埋下了种子。这也不难理解人们常说的,人人具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只是亲近佛经和善知识稍微显晚了些,走了更多的弯路。
曾经羡慕那种宁静的家庭环境,曾经崇尚一种优秀的家庭文化,曾经追求那些工程技术设计人员的睿智和洒脱,曾经对那些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羡慕不已,曾经沉迷于文学的海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放飞,曾经在知行合一中寻找一种最终的归宿,总是有太多的误读,对于人生对于文字。因为自己的愚笨,因为自己没有找到一个优秀的人生导师。
基督借着《圣经》的光芒,让我认清前行的路;孔子以及弟子凭着《论语》,让我步入一种圣者殿堂的所在。我顺着《诗经》寻找圣贤的足迹,冥冥中我与其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在《易传》中,我揣度圣人的心思;眼神漫过那无数的道观和寺庙,我追寻着朱熹子的心路历程。
净空法师的视频,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境界。《了凡四训》,让我读懂了传统经典文化的神奇。陶行知先生诱导我,在经典的文化中徜徉。四年的漫游,才发觉自己只是徘徊在经典的大海边,甚至没有被大海的水珠飞溅到身上。更往前推,我对于经典的追逐只是一种追星族一般的心态。更多的时空,我犹如生活在类外的太空,不知道有日月朗照的这样一个空间和所在。
据说有一种飞行器可以超越光速,让我们看到曾经发生的一切。我相信,也希望有这样的飞行器的研制成功。但是我现实觉得文字就是这样一种飞行器,让我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看到一个更加辽阔的所在。不过,我要说,有些文字是静止不动的,有些文字是有灵性的。只有自性的真诚与文字融为一体,这种富有灵性的文字,才能带我们飞往理想的所在。佛学这叫大法船,是用文字打造的,是用一些具有灵性的文字。
我说不清,是心随文字飞翔,还是文字随心飞翔。具有灵性的文字,有了超越光速和时空的力量;有了灵性文字加持的心灵,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