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美文赏析教学案(16)
(2014-03-12 14:37:5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励志美文赏析教案16
备课人:
一、赏析篇目《向曾子学做人处世》
二、赏析目标:
3、解读修己的三种境界
三、赏析重点:善待自己,就要善待一切人
四、赏析升华:珍惜拥有,就是惜福
向曾子学做人处世
同办公室的卢君,在路上遇到我,说自己头疼,出来走走。我们走了几步,卢君说感觉自己干不了了。因为肾囊肿切除,卢君刚刚在省城医院经历了一次手术。虽说手术不大,但是手术过程损伤元气是一定的。卢君,也表示要在饮食休息等方面多注意,以期早日恢复。
卢君,是办公室公认的不服输的人。他的教育教学业务,是一流的。不管是平时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还是教师教材培训,他都很突出。
卢君教授化学。他对于理工的造诣和善于交流沟通的个性,让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如鱼得水。
卢老师,真的干不下去,对学生和自己都是一种损失。卢老师离开学生,离开他热爱的化学课堂,心里会有一个很大的失落。
同一天,一个学生发生打架事件。一个并不明确的原因,一个同学的眼眶下肿了。好在没有大碍,伤人者也是出于一种误会。被打者,莫名的挨了这么一下,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滋味;伤人者,也要静下来面对自己造成的这一切。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都希望做出成绩。实际上,最关键的,也是首要的,要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只有在一种充满自信快乐与人为善的环境中,人们才更容易走向成功和幸福。
曾子谈到君子所贵乎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尽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曾子的话语,换成现在通俗的说法,可以是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
学会做人处世,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动容貌整思虑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来淄川区育才中学做报告,来听报告的有外地市的老师。魏老师在报告中,讲老师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职业。就是,如果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话,那么任何一个为这个社会服务的职业,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易传》中有句话,也是教人如何做人处世的。即:安其身而后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了自己的身份,而且用一种愉悦的身心,去扮演好这个身份应有的角色。
动容貌,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这种动容貌,是一种容貌气色的变化,更是一种内心富有智慧的调整。
这种富有智慧的内心调整,与自己的修养有关。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种内化的文化,对这种自我调整的帮助。
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精神文明的进步却没有同步提升。正如城市或居住条件的巨大变化,没有提升人琴棋书画的素养一样,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些倒退。
人们看重智商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情商。一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与情商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的自我修养,更多的是关注和培养人的情商的。曾看到一则网络消息,某富豪出价10请老师帮助提升自己子女的情商,没有人应声。因为情商的培养,更多的来自家庭文化素养的熏陶。如果作为家长自觉主动的去接触一些传统经典文化,并慢慢在改变自己中去带动影响家人,就是一种最好的情商教育和培养。这种经典文化,教人们怎样一点点的去提升完善自己。她不计较你的身份和地位,只要你亲近他,就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三种境界。在各种不同的层次和境界中,人人都可以大有作为。现代文明让人们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不断有所收获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种种失败和挫折。经典文化,就是帮助人们抚平心灵的创伤,以愉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正衣冠尊瞻视
正衣冠,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另一种说法。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把鞋带系好的教师,不配做一名教师。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还是人们即更多的人实现自我成长的不二选择。
时下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似乎也表达了同样的意义。
人们都知道,通过穿着即知道一个人对待他人的尊重态度。正衣冠,就是让自己身上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尊瞻视,就是将心灵的镜头,始终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
如果说动容貌整思虑和正衣冠,是自我内部调整的话,那么尊瞻视就是关注自身信息的输入状态。
尊瞻视,就是为信息输入,安装了一个很严格的过滤程序,保证了输入的质量和水平。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老子曰:视之而不见,听之而弗闻……老子更是警告说: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方。
每个人都具有成为独一无二优秀的潜质,善待自己和他人身上的这种潜质,让这种潜质不失时机的被挖掘和培养,正是每个教师学生乃至一切人的职责所在!
导入:善待自己,善待一切人。这个世界,就在这种相互帮助扶持中,走向幸福的彼岸。
学生自由阅读。
相互交流学习
1、尊人者,人尊之
2、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不善人之资。
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方式方法: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各组推举一名代表说说大家的见解。教师点评。
五、列举相关的哲理美句(或者名人名言等)
1、上善若水
2、惠己及人,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