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江三角洲》学案
(2014-03-04 09:19:5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北京》学案
一、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
1、看课本33页6.42图,描画穿过北京境内的经纬线116°E和40°N,划出北京北部的山脉燕山的名称,看课本第9页6.3图,同时看《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1题(1)(2)。说出北京西邻位于太行山北部,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南部临近渤海。
写出北京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1)经纬度:(
北京东北部隔燕山是(
2、看《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1(3)写出经过北京的五条铁路线的名称,要求按照顺时针顺序依次写出(
3、看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6.21图,完成。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4、看课本33页6.42图和地理填充图册12页,完成。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形以(
5、看课本33-34、35页,完成。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2)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的著名大学有(
(3)看课本35页,北京是(
(4)看课本35页6.44图。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东北平原。看课本第9页6.3图,找到山海关的位置,位于长城的最东端即长城接近渤海的地方,在课本第9页6.3图上标上山海关的位置。在《地理图册》第12页上找到山海关的位置,并标画出来。在课本35页6.44图上,找到居庸关,从居庸关往西可以到达(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一)看课本36页6.45图,完成活动题2,将这个题与填充图册第13页1(5)比较,完成: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二)看课本32页6.41图,填充: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
(三)完成填图册第12-13页内容,并能记住。在地理图册第21页左上图上,找到中南海(中海和南海的合称),在地理图册20页上右下图上,圈画颐和园、中南海和卢沟桥。
三、国际化的大都市
1、交通:看课本40页,完成。(
看课本41页6.50图北京地铁图和6.51图北京国际机场图。
2、绿化:看课本41页6.53图看北京绿化。看地理图册20右下图。圈画北京北部和西部的六个森林公园。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
一、看课本45页,看地理图册第23页,完成。
1、南方地区的范围是位于(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
二、看课本46页和地理填充图册15页7.6图上海、广州和海口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
1、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看课本46页7.5图,紫色盆地是指(
三、看地理图册22-23页“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图,和课本46页活动,完成。
1、四川盆地海拔(
2、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是四川盆地是海拔两千多米的东西走向的山脉(
3、看地理图册第5页,在图上找到云南省和老挝交界的地方是西双版纳。在地理图册第9页上圈画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这里不受寒潮的影响是因为(
4、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14页上的练习题。
四、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看课本47页,完成。
1、我国南方地区耕地多为(
2、看课本47页7.7图,写出台湾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是(
3、看课本48页,完成活动2连线题。完成填充图册15页练习题。
《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学案
一、江海交汇之地
1、看课本49页7.12图,经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沟通了这里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促进了(
在地理图册第24页上,描画京杭运河,圈画出杭州、苏州和扬州的城市名称及所在地。
2、看地理图册第24页,填注。长江三角洲,大致包括(
3、看课本第51页,描述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反复看课本51页7.15图,理解这张弓的地理意义)。
这里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
4、看课本51页活动题1,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1)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供便利。(2),形成众多河湖,为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建议:将以上答案,整理到课本上,并理解记住)
5、看课本52页,完成活动题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之利: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对成都平原不利条件:容易造成成都平原的洪涝灾害。都江堰对成都农业发展的作用:兴岷江水源农业灌溉之利,除岷江洪涝灾害之弊,成就成都平原为“天府之国”。(将以上答案,整理到课本52页上,并背过能默写)。
6、完成填充图册16、17页上的练习题,并巩固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三文化水乡特色及旅游
1、名胜古迹:看地理图册27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旅游”图,在图中圈画出下列名胜古迹:扬州瘦西湖、南京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古镇周庄,在课本56-57页上,圈画以上名胜古迹,看7.23——7.25图片,熟记以上景点名称及位置。
2、看课本53-54页,完成。
(1)(
(2)借助于(
(3)看课本53页7.19图,写出上海市最大的岛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