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悟语
(2014-02-27 16:43:58)
大千悟语
文化不仅问你从哪里来,还能决定你是谁。
孔孟老庄,祖传秘方,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经典是心灵高汤,让你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孔子很伟大,去世2000多年还有“秘书”。来孔子基金会给孔子当秘书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要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孔子是我们的老乡,更是我们的老师;是名片,更是钙片。读《论语》是进补,更是进步;它让你有知识,更有智慧;不单是有信心,而是建立了信仰。
孔子无论错过了谁都无损他的伟大,我们错过了孔子就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经典是生活的、具体的、实用的。经典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重读的。经典需要温故而知新,经典要与经验相结合。
经典让人生更精彩,每天五分钟,人生大不同。
每个人都有出生证,但没有说明书,一辈子该如何操作?《论语》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说明书。
看一个年轻人未来是否有作为,要看他周围有多少年长的朋友。结识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老朋友,就会让你拥有智慧人生。
孔子主张“四不一没有”:不迁怒,不贰过,不怨天,不尤人。论语统篇没有一个苦字。今天有些人的“四不一没有”是:不学习,不自省,不靠谱,不成熟,没有信念。
只要我们还有未来,孔子必将活在我们的未来生活之中。
听谁说话,决定你的视野和眼界。跟谁思考,决定你的深度和高度。向谁学习,决定你的命运和未来。
读《论语》让你与孔子的弟子成为同学。
读过《老子》的人,一生一般不会出事;读过《论语》的人,一生不会缺乏动力。
人如汽车,不能只有动力系统,没有刹车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待就是发展,挂倒档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爬到山顶不等于成功,上山容易,下山难。有句话说,不在于飞得多高,关键是能否安全着陆。
人的一生就是做人、做事、做自己,其实“做”字分开来就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人生活剧,有的是一场闹剧,有的是一场笑剧,而有的是一场悲剧。
成功在于如何把潜力变成能力,把执行力变成生产力。
太看重起点,必将失去终点;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输在终点
岂不更惨。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有道理。
现代人的生活是关掉电脑才能开启大脑,关掉手机才可找到自己。
打开书本就是打开一个世界,打开电脑是打开一套程序。上线就是上套。读书是和一个思想者对话。
电脑的时代需要听讲,怀疑的时代需要信仰。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孔子讲学没用PPT和投影仪以及各种道具,是思想穿透了岁月。
今天要防止聪明的一代,过成愚蠢的一生。
人学会反思的时候其实是在成长。学会“反动”,就是知道“克己”。
无知不可怕,无常很可怕。常即常态,平常,正常。教育的失败在于让人有知识,无常识。无常会让你精神失常。
我是吃煎饼长大的,害怕长成“煎饼人”:越摊越大,虽然知道的越来越多,最后变得越来越浅薄。
智人,看清了世界,唤醒了自己。达人,是看穿了命运却还能微笑面对的人。
人生有时不是比谁混得好,是比谁活的老。
文化的实质就是先记录再记忆。人类的进步在于代代总结。家庭的成功在于家文化的成功传承。
家书是自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业也是家产,更需要保护。
一句话也可以成为家训,成为传家之宝。
中国人没有宗教,但从不缺乏信仰,因为中国人的宗教是“德”,是“孝”,是“诚”,是“信”,“人,缺什么也不能缺德”。不缺德,就要把宗教信仰随身携带。
世间唯一不用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事是死亡。
如果说伤心有一千个理由,那么,快乐一定有一万个理由。
人要学会三“乐”:学乐、群乐、独乐。
前一篇:励志美文赏析教案13
后一篇:《北京》、《长江三角洲》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