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高尚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动力,也是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关键。因此,任何一个学校往往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我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在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方面,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在师德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于2009年被评为淄博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我们觉得在师德建设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入手,形成“三力合一”,是搞好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办学理念,为师德建设奠定“内在的张力”。学校把“促进教师发展,为学生成长准备”作为办学理念,学校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开始实现本真意义上的回归。大道无形,为师德建设内在张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种办学理念引导下,广大教师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种更高追求的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这种老师走上讲台的内在动力显然不仅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单纯的自我表现。
每一位老师应该树立自己的榜样,用榜样激励自己追求高尚人格。并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追求完美的人格,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教师人格的自我塑造,其一是自我认识,其二是自我调整,其三是自我超越。
二、先模优秀事迹,彰显师德建设“潜在的魅力”。
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一直是学校着力打造的一项核心品牌。近年来,学校为打造这一品牌下了大的力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
结合以上主体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为广大教师做出了师德表率。其中有一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并参加了淄博市组织的师德演讲报告团,在我市进行了巡回演讲。
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教育劳模和特级教师先进事迹,让广大教师找差距,树立自己的追赶目标和学习榜样,从而激发教师挖掘自身潜力,通过学习反思、教育创新等活动,积极储备自身“潜在的魅力”。
三、多元评价机制,保障师德建设“外在的实力”。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促进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近几年,昆仑中学组织开展了学生评价教师活动。学校教导处统一印制了《昆仑中学学生评教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测评活动。然后按班汇总测评结果,计入教师师德档案,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评优等挂钩。对分数较低的教师,学校将帮助其找原因、找差距,以促进今后的进一步教学。
近年来,昆仑中学始终把学生评教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让学校了解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教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评判意识,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信息反馈,使教师站在受教育者的视角上,多方位地审视自我,能够强化教师自律,进一步修补和完善自我。能够激励奋进,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用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活动极大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