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做中学

(2007-11-08 12:01:37)
标签:

杂谈

 

                                                                   ——教育行业学风建设浅谈

著名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解决实际问题,把教育工作干好,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要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就要树立良好的学风。

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就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或者把学习变成高文字游戏,写在纸上、本子上了事。自己不知学的是什么,更没有把它当作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这不是真正的学习,这是文过饰非,是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说,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从而使人变得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要把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澄清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古今中外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都要了解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诞生的社会条件,和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而不是机械的照搬其中的一种模式、方法,不注意客观条件是否变化。这样种机械的学习,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举例来说: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就学着魏老师上课的一些具体的样子去做,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教育教学效果,连自己原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如。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这个方法不行,而是不适合自己,这个方法只适合魏老师。那么,我们怎样向魏老师学习呢?我们要学习魏老师的事业心,学习他矢志不俞的精神,学习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治教态度,学习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大家风度,学习他集腋成裘的学风和工作作风。这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停留在表面,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就要立足于教育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壤。整个社会在向前发展,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中小学教育是基础,任重而道远,这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每个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实践——学习——实践”这个模式或者途径,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减负增效,这一教育的老大难问题,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保持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师生的负担过重,来自于方方面面。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和竞争的压力,师生大多存在这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他们或者我们的宠辱若惊就是一个明证。大多数的教师,没有孔子那样的镇定自若和豁达,许多学生感觉负担越来越重。面对这样的现实,师生只有通过学习,不断的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学习方面,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驾御课堂教学的艺术和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新课改的理念共同成长。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的转变。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化压力为动力,打破自身发展和成长的瓶颈。作为学生要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也同样要坚持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原则,把学习和生活和自身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重过程,踏踏实实走好青春的每一步。

通过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的问题,来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前一段时间,假作业、假备课层出不穷。教师写一份教案应付领导检查,学生抄家庭作业应付老师检查的情况。教师在写一份教案以后,还要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训练题,无效劳动量大,教师用在真正备课上的时间很少(充电的时间也少),课堂上老师漫无目的多讲。教师受累,学生也跟着受累,而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学生自己看书思考的时间和训练的时间在课堂上明显的减少,从而有了大量的家庭作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就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新模式,适时推出“分层达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在推广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盲目的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现成的具体做法,而是现在各个年级各个学科选出部分教师搞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应用这种新的模式在我们学校遇到的新问题,并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使目标教学和前期推广的洋思教学、目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关注师生的健康成长,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大面积推广学案导学,但是我们更遵循灵活、实效和规范的原则,不为形式所桎梏,真正为师生减负,为教育教学提高效率。

教育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路上不停步。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只有学会当学生,才能更好的做先生。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都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问题,单亲家庭的教育,学生的厌学、辍学,家庭、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和教育教学的效率低下,教育行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等等,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来解决。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找出我们自身素质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使自己的教育生命始终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如果我们的学风不够端正,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处处出现被动,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因此,我们教育行业内部更应该提倡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良好的学习风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缕清风
后一篇:走近经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