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哉,五千言

(2007-11-08 11:53: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纸质媒体发表

 

 道可道,非恒道。信哉,斯言!

     现在,我越来越明确的感觉到,我的大脑中有越来越多的“病毒”,就象现在上网的电脑一样。这种“病毒”来自于“英特网”及“局域网”,来自于可“移动硬盘”和“软盘”。我要用《道德经》中的几则内容作为“杀毒软件”,几经试验效果不错。另外,我还感觉到《道德经》,对内向抑郁的我,有扩大“内存”的作用——其中的“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和“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尤为明显。

    《道德经》助我文思如泉涌。我与《道德经》结缘,曾因为我痴迷过写作。文友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创作的功利心越强的时候,我们的文思越受到制约,甚至会什么也写不出来。听一位朋友讲,当地一新成名作家,曾经抱本《道德经》参悟,终于在写作上另辟蹊径。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在郁闷的时候读它,心为之豁然开朗;在思想矛盾和痛苦中读它,一切有了一中冰释后的欣慰。寒来暑往,《道德经.》一次次帮我踏平生活、工作留在我心中的块垒。不善于言谈的我,内心终于留住了一份永恒的微笑——道。我的写作,因为思想上“高速路”的建成而畅达。

    《道德经》,为我的心灵增添新的活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淄博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中,聆听了“中国十大杰出读书人物”陶继新老师的报告——《读书——教师的生命成长历程》。陶老师非常推崇《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也许是“名人效应”吧,萌生了挑战自我的念头。一个月后,81则居然都能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我发现了自己的善善恶恶和贤不肖。特别是,我在发现自己执着背后的孤僻和冷漠,看到了自己在不经意间留给自己周围的人以及自己的或大或小的伤害。我在发觉别人宽容和豁达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宵小。因为,我发现自己写下这些文字之前,就向周围的人发过一无明火。“自见者不明,自视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弗长”,我的余食赘行太多,一致于多年来没有什么长进。我明白了心中的疙疙瘩瘩的由来,我明白了自己的自以为是和孤陋寡闻。

    《道德经》,让我在这个心灵容易中毒的时代,及时清除病毒和其他的障碍,正常的运行。我因此学会了珍惜每一个日子,珍惜自己的拥有,尽我所能。学会了在平平淡淡中懂得爱惜自己和他人。于是我在工作、生活和创作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纪录。虽然,我知道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我已经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垒土”。

《校园文化》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