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你一杯心灵鸡汤

(2007-09-13 16:33:08)
标签:

杂谈

分类: 纸质媒体发表

 

 青春期,又被称作“心灵断乳期”。面对青春期的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下面介绍的就是一则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小故事。

“老师这节课发不发作业?”“老师χχχ光玩,没有完成作业。”说这话的就是我的课代表刘丹丹,她高高的个子,常喜欢穿一身蓝色的运动装,是一个快言快语的女孩子,业余时间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队。

一次他在自己的作文中,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的心事。大意:我有一个异性朋友,突然不和自己好了,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孩;不仅如此,这个男孩还说,除非我帮他,让另一个女孩答应和他做朋友,他才会理我。因此,我心里痛苦极了。

我很快联想到她说的异性朋友——邻班的体育健将李育。也是在体育训练队,曾经在运动会上拿过两个项目的镇第一。是个练体育的好苗子,但是有些行为却不让我欣赏。穿拖鞋,常半敞着怀。一次因为没有背过课文,被我当着同学的面数落了一句,竟然把书一甩,扫了一眼同学,嘴里小声的却能让人听出来的骂了一句。我感到耳热尴尬的同时,简直觉得这孩子让人有点厌恶——这样的刺头,让我以后怎么教育。不仅如此,后来我还知道他竟然强行索要同学的零花钱。在课下,李育见了面,总是主动和我说话,那样子可不像是装出来的,看来也不是成心跟我过不去。孩子们的本质都是好的。

在我布置的话题作文中,李育也道出了自己对于爱的理解:爷爷奶奶是爱自己的,因为他们总是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玩的,满足自己的提出的种种要求;爸妈根本不爱自己,从小他们把我送到爷爷奶奶身边,大了总是对自己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则一概不予理睬。

他们两人都是班里的“小头头”,课间总有几个人如影随形的在他们周围。他们的情感、思想和心态,虽然是个别的,也会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不能及时的教育引导,不仅学习质量不能保证,而且还有可能坠入错误的泥潭不能自拔,而且也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

针对刘丹丹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问题,我没有找她谈话,也没有置之不理。在批改作文时,我做了两件事:给了一个高分(满分),肯定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树立自信心;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为对看过作文后的留言(少年心结千千万,莫让心结成羁绊。胸怀壮志逸兴飞,明朝花开更灿烂)。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这些学生之所有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大多是同他人缺乏心灵上的交流,或者他们嫌母亲唠叨,或者他们不愿意对老师敞开他们的心扉。我在感到痛心、压力的同时,也感觉到幸运,孩子们毕竟通过自己的作文,从一个侧面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不是提过要让同学们多读多写吗,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受到如何做人的教育呢?喜欢读书的我想到了与我朝夕相伴的《快乐心情》和《意林》等,想到了那些从六七十个字到二三百字的小短文。让学生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收获将是多方面的。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兴奋,要把我的这个行动命名为——送你一杯心灵鸡汤。

短文发到学生的手中,帮助学生解决了写读书笔记找材料难的问题,同时把一份自信、智慧、快乐和微笑送到同学们的心中。有的同学主动的要求下发读书笔记的内容,总是提前或者非常工整的抄录,大多数同学主动地进行了美化设计,一改往日学生为完成读书笔记凑字数的局面,有些学生也是试自己去从课外书上找一些类似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一次两次……不少的学生写满了一本笔记本,又换上了新的,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一共为学生提供了55篇,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内容。内容可以分为“感恩父母”、“自尊自爱”、“与人相处”“面对挫折”、“自信快乐”等几个主题。

这些笔记的确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形成了一个好的学风和班级氛围:在同学中传播闲言碎语制造摩擦的少了,一味的埋怨母亲唠叨的少了,和别人斤斤计较的少了,相互宽容和帮助的多了……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后来在每篇读书笔记的后面都设计了一至二个思考题,让学生在读写的同时思考并解答。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我把读书笔记的阅读和抄写放到课堂中。在我的语文课上,写作和抄读书笔记,是最安静的。看到同学们在那里凝神构思、会心阅读和奋笔疾书,我感到一种欣慰。虽然一个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努力,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这样做了,问心无愧——路正长,我将一直走下去,虽然我因此要比别人多翻阅些书籍,多抄上万字的读书笔记,多批阅学生的作文,但是我觉得值!

你们可能要问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位同学怎么样了,我要欣慰地告诉大家:刘丹丹经历了一次惨败,语文在月考中得了72分(全班的平均分88分),刘丹丹同学在交作业的时候,悄悄的递给我一张字条:老师相信我,下次一定努力赶上,不然我就不配当这个课代表。在这期间,她写了一篇文章《青春因奉献而美丽》、《把握今天》,发表在学校的文学社刊和《校园文化》报上,同时也有我即兴写下的评荐语:“当我看到学生的这篇稿子的时候,我被小作者的这种青春感悟所震撼着——曾几何时,主旋律从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心中悄然逝去,一些小情调一度在他们心中泛滥,以至于会让他们难以自拔。读过这篇文章,我心中释然——他们正凭借对人类优秀文化的承继,一步步走出自己情感的沼泽地。”这个同学的决心,没有白下,她在期末考试中取得107分的高分,在班里名利前茅。李育呢,也在平均分以上,不但没有再出现类似的冲突,而且变得文雅了许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能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大胆的讲出来——得到了我的口头表扬,因为他能在适当的场合,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件事,让人感到欣喜,增强我的自信。只要还有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我就会一如既往地为他们送上一杯心灵鸡汤。

《淄博教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起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