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金克拉的《日行一善》

(2011-11-15 09:34: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

读金克拉的《日行一善》

金克拉在《日行一善》一文中,引用约翰伍登的话:“如果你一天中,帮助他人且不求回报,才算是完美的一天。”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孔子在他的话语体系中,谈到只有追求仁,才是不贪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礼义知信等有形的器的层面,而且把对于这些有形的层面上的东西的是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和标准,作为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市场经济如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如此,如果作为第三产业一部分的教育,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话,那么这是一种自我遏制。

教育是一种非功利化的产业,如果硬要说它也是追求功利的话,那么它是追求个人和社会功利最大化。

不管一个教育管理者,或者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的话,他就不是在从事教育,而是在干着一件与教育背道而驰的事情。

以前我认为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一个好学生。今天,也就是在我四五十岁,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7个年头的时候,突然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学习首先是思想品行的提升,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其身,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学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忽视了这种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厌教和厌学的状态。当学生和老师、家长和社会,都盯紧文化课成绩的时候,重于发现学生的文化成绩的提高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提高的。我们对于学习方式方法上的研究,已经无所不用其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文化课成绩提高的神话,可是我们在育人方面裹足不前。单纯的高文化和高学历,并非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广义上讲包括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讲,一生都有两个身份,就是老师和学生。当别人发现我们身上有可取之处的时候,我们是老师;当我们发现了别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时候,我们是学生。

任何的会议、制度、奖惩,如果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迷失了自我发展和帮助别人发展的本性的话,我们就是一种教育的倒退。这就是作为教师,今天的道德底线。孔子说给子路一句话,今天仍然掷地有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如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本分的同时,也有众多的遗憾。他们把这些没有实现的理想,通过某种方式方法留给后人,激励着感受到了相同道德召唤的同志奋然前行。

不管是帮助别人,还是追求仁的境界,都要求我们有充实的知识、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觉悟,有一颗超越了各种器的局限的爱心。作为一名教师,达到这一点,天天坚持这一点,就是在做日行一善的工作,就是在惠己及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