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方能“备”出正果
(2011-11-14 16:09: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
千锤百炼,方能“备”出正果
淄川区第一中学
千锤百炼,方能“备”出正果
n
观看了北京市三帆中学王芊老师介绍自己对《感悟青春》一课的备课历程,听了两位专家对王芊老师备课思路及方法的深入分析,以及做出的高度评价,自己深有感触。
上好一堂课,精心备课是重要前提,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备好一堂课,的确是一门深不可测而又有章可循的学问。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
一堂精彩的课后,学生们往往对老师的课印象深刻,对上课老师的评价(当然也是对老师工作和自身的评价)往往是比较高的:老师的课上的太好了,老师的知识面真广,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强了……如此如此的评价,其实背后展示的是上课老师课前精心、耐心、用心的备课!
任何一堂课,因授课内容的不同,会有独特的备课形式及方式,备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也有不同之处。但是作为教学环节的前沿阵地,备课的要求亦有趋同的方方面面。我认为,备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一.瞻前顾后,新旧联系。二、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三、广泛读书,充实自己四.考虑实际,设计方案。五.板书设计,展示重点。
当然备课时应当立足教材而又适当的突破教材,既要完善教学环节又要体现当堂课的特色,既要处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又要借鉴优秀的教学风格,既要考虑教材的面上的要求又要体现点的要求,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迎合教材教育内容的典型案例。
有人说,备课就是奠基建房,越是牢固风险越小,这种观点也不无他的理由。作为老师,既有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老师,意气风发;也有从事教师工作10-20年的中青年教师,风华正茂;还有坚持教师工作30年以上的老教师,经验丰富。无论是意气风发,还是风华正茂,还是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一堂课顷刻崩塌。
备课无小事,事事需用心。从目标的界定,到课前的准备,从学习的导入到组织教学,从课堂情景的设置,到板书的设计,从知识的重难点分析,到作业的布置……都要求我们精打细算。没有绝对完美的课,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一堂完美的课!
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非在备课上下点功夫不可;想在教学上取得真经,取得正果,非千锤百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