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访学记(70)不愿意看到的双语标牌

标签:
教育 |
分类: 剑桥访学 |
剑桥是一个国际之城,无论是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还是在镇上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更有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但是,我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是双语的标牌,一般都是中英文,而不是其它什么语言。
这种现象有三解。第一:来剑桥的中国人是最多的;第二:来剑桥的中国人懂英文的少;第三:来剑桥的中国人违规行为多,所以要特别“关照”。
不知道是不是我对此太敏感了,但是,我看到这些牌子觉得很惭愧。只要走在大街上,我也确实都能够看到很多中国游客不礼貌的行为,对此,我们还是要强烈自省的,不仅在英国,就是在中国,也该有这些意识和礼貌。
首先,就是不能哪哪儿视而不见地乱闯。剑桥的学院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开着门,但是,如果不让游客进入,或者部分地方不让游客进入,都会有标牌“PRIVATE”或者“CLOSED TO VISITORS”,看到这样的牌子就不要进去了。
第二,多数草地是可以进入的,但在走进去之前,看一看是否周边有Keep Off the Grass的牌子,如果有,就不要踩上去。
第三,在街上走的时候,或者进入餐厅等公共场所的时候,不要大呼小叫,这里只有闹腾的中学生或者喝醉酒的人才会这样,我们不需要这样刷存在感。
第四,在街上或公共场所停留的时候,前后看一看,不要堵住门口和通道。
第五,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英国人对身体间的距离特别敏感,离着一米远都会闪开说Sorry,被别人碰到了(不是碰到了别人)也会主动说Sorry。
第六,不要对着人和有主人的宠物拍照,除非得到对方的同意。在博物馆等场所,要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的标牌,如果不确定,问一下工作人员。
第七,到任何地方(购物付款、买票等),都要注意Entrance(入口), Exit(出口)或者箭头这类的标识,规规矩矩地该哪里进哪里出。
第八,即使一句英文也不会说,起码学会说thank you(谢谢)。买东西的时候可以指指这个,指指那个,不用说话,但是在和店员或者收银员你来我往付款、拿东西的过程中,无论是你递过去东西,还是对方递过来,都要说thank you。
第九,排队。买东西、上下车、进入某些地方,一定要看一看是否大家都在排着队,不要不管不顾地直接冲到最前面。
我还清晰地记得25年前,我在曼切斯特大学读书的时候,一次到集市上买菜。卖菜的小贩问我,你会写中文吗?我说会呀。他说,你能够帮我写一个“Please queue(请排队)”的中文牌子吗?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国家产生喜恶,就是简单到和来自这个国家的一个人打了一次交道的某些细节上,虽然这不公平,起码存在文化差异,不能如此以偏概全,但我们无法左右自己。我们对其它国家的人的判断其实也是这样的。
街头打赏都双语
可关注“北外曹文”公众微信号获得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