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儿子微留学(15):与英国相遇在这个年龄

分类: 儿子的故事 |
2016年暑假,儿子第四次来英国,在伦敦的一所Sixth-form(高中)参加它的夏校课程,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小伙伴Jason和Mark。对于似乎不陌生的英国,我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请关注北外国际的“北外国际学游”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冬夏令营信息。
每次的英国之行,都会不经意地遇到在国内的交集。这次遇到的是北外青少英语的六岁小学员J,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英国过暑假,才到了一周,就有了两个志向:想到这里来上学(今后带孩儿来英国的爸妈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在牛剑中选择剑桥大学。
我说,我知道你为什么选择剑桥而不是牛津。J不认为我能够猜对。我说:是因为剑桥大学有punting(剑河上的撑杆划船)。哈哈,没错!爱上剑桥只需要这个理由!
我们见面的地点是在伦敦眼旁边的咖啡馆里,整个的过程J都在惦记着上伦敦眼,爸爸告诉他:伦敦眼就在那里,不会走开。但最终,J还是忍不住,让妈妈带着去那里玩了。
看着J,我想起儿子八岁时候的情景,离我们伦敦之行还有几周的时间,他已经惦记着伦敦眼了,更不要说终于登上它时的兴奋。那次我们在伦敦呆了七天,每天都要走上10公里,玩遍了伦敦的各个景点,儿子每到一处都把他从书上读来的信息应证一遍,伦敦之行对他的激发从他从那时开始忽然全英文写日记并且一写就是四页就看出来了。
但此次故地重游,所有这些景点都已经让他漠然,能够让他兴奋的只有大英博物馆的某些展品、国家美术馆的某些油画、泰晤士河旁的方尖碑(每次经过都要呼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Evensong(看了一次还想再去)、UCL里边沁的蜡像和纳米尔调色板、莎士比亚圆顶剧场的演出、以及Waterstone书店了,当然还有部分夏校课程(比如批判性思维、戏剧、英国文学、政治和心理学)。他还惦记着去大英图书馆,不知能否还有时间去。
不光是他,这几个大孩子,不知多少次经过伦敦眼,我还特意问他们是否要上去,他们均表示毫无兴趣。有些孩子喜欢艺术,有些孩子喜欢科学,有些孩子喜欢历史,他们都各有各的定型想法,好奇心也只属于他们喜欢的领域,对其他无关的事情有着很强的视而不见性,有时让我有挫败的感觉,因为很多事情他们还未曾体验就被否决了。
这次经历,更让我觉得,我们需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给与他们不同的体验,才能最大化游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