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儿子微留学(14):最值得看的不是美景

分类: 儿子的故事 |
2016年暑假,儿子第四次来英国,在伦敦的一所Sixth-form(高中)参加它的夏校课程,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小伙伴Jason和Mark。对于似乎不陌生的英国,我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请关注北外国际的“北外国际学游”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冬夏令营信息。
典型的英国小镇坎特伯雷一日游,计步器显示我走了11公里!幸亏我有预见,今天早上没有去走步…
大部队看完坎特伯雷大教堂就自由活动了,另外两个孩子被小镇玲琅的商店所吸引,儿子则坚定而迫不及待地拿着地图奔向城外,我只好跟着。先是到了几乎是废墟的St Augustine’s Abbey, 1400年前,由将基督教传入英国的St. Augustine所建,他本人的墓也低调安静地置身于这片废墟中,可以说,这是英国基督教的发源地。儿子走过它的所有遗迹,认真聆听着语音解说,仔细端详着残垣横亘,仿佛这岁月的沧桑和他有着很大关系似的。
然后是St. Martin’s Church,他一意孤行地往里走,全然不顾四周林立的墓地,吓得我不顾礼仪地大声喊他的名字,难以理解他为什么不进教堂,却直奔它的后墙。原来现在的教堂可以从外墙看出它四个不同时代拓建的过程,儿子煞有介事地给我指着它们的分界线。这座小小的教堂,竟被称为英语世界最古老的教堂(the oldest church in English-speaking world)。一个老太太安详地坐在教堂里面,见我们进去就开始用清晰优美的英语给我们解说,她个子矮矮的,以致于一直要仰着头和我们交谈,光线照在她慈祥微笑的脸上,让我感到她似穿越来的神灵。
告别了这两处基督教的圣地,我们又走了一段罗马城墙,看了坎特伯雷城堡的遗迹,我以为徒步应该结束,但儿子非要找一处他说在导游图都没有标出的地方,我说图上都不标,你怎么知道的?他也不答,走街串巷许久,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铁栅栏边惊呼找到了!啥呀?儿子解读道,这是the old synagogue,目前世界仅存的两座埃及风格的犹太教堂之一,现在属于国王学校(King’s School有名的公学)的财产。
在两条腿已经抬不动的情况下,参观了罗马博物馆,算是完成了儿子到坎特伯雷一游的全部任务。儿子心满意足地说,这是我此次来英国最开心的一天。
我知道,对于儿子来说,最值得看的已经不是英国的美景了,他不是盲目地选择了自己未来要留学的国家,他正在尽力了解它更多。
对我来说,最值得看的也已经不是英国的美景了,而是孩子们与它的互动将怎样地塑造彼此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