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陪儿子微留学(13):教堂是课堂

(2016-08-01 14:18:42)
分类: 儿子的故事

2016年暑假,儿子第四次来英国,在伦敦的一所Sixth-form(高中)参加它的夏校课程,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小伙伴JasonMark。对于似乎不陌生的英国,我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请关注北外国际的“北外国际学游”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冬夏令营信息。

 本次夏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极其优势,泰晤士河、大本钟、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伦敦眼等几分钟步行就到,这么方便不干点啥心不甘!

于是跑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发现活动很丰富,而且对所有人开放。平时早上的Matins,周日早上的Holy Communion,每天下午5点的Evensong

孩子们并不是都愿意参加所有这些活动,也许他们对此太陌生了,也许他们对宗教敬而远之吧。但这么好又不用花钱的活动我还是硬拽着他们去了,因为我觉得一个地方的美丽真正是通过它的人和文化来体现的,而围绕教堂开展的活动,是英国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还很世俗,所以,不敢造次地从宗教角度来看待这些活动,我觉得Holy CommunionMatins这种形式起码可以在语言的提升和传承上发挥很大的作用,priest带领大家高声诵读着,精准而多样的词汇,高度提炼的句子,纯正的发音,优美的韵律,把这些学透了,英文肯定很棒。更不要说潜移默化的语言所蕴藏的文化的传递了。Evensong是合唱艺术的绝佳舞台,在气势宏伟的穹顶下,在绕梁袅袅的风琴中,红袍白衣人虔诚地歌颂着,场面震撼无比。

我陪儿子微留学(13):教堂是课堂
我陪儿子微留学(13):教堂是课堂

教堂内部不让拍照,只好盗图一张。

还是感叹西方人会包装思想。孩子们虽然只是访客,但置身这样的场景,也都一改往日的随性,全程肃穆,该起立就起立,该低头就低头,该诵读就诵读,该聆听就聆听,虽然一出教堂又换回了自己,但起码知道了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与他们熟悉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事情,和与他们过着不太一样生活的人,他们需要做到尊重和理解。

题外话: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社区有这样一个场所,每天都有人带着大家吟诵国学经典,大妈合唱团再来几首革命歌曲,改变不了其它,起码可以改变语文、增进和谐吧… 西方的教堂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的居民委员会吗?

    附加题:Church, Abbey, Chapel, Cathedral有什么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