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文教授
曹文教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825
  • 关注人气:4,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英语,儿子“教”我学》(2)-- 英国经历重要吗?

(2012-09-24 21:36:21)
标签:

教育

解读《英语,儿子“教”我学》系列博文序:

2012921日,我和儿子共同编写的《英语,儿子“教”我学》已由外研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本书以日记的方式讲述了儿子从八岁几乎零起点英语到12岁累计20万字英语小说创作的成长历程。在2008年初,我开始写博客日记记录儿子生活中的点滴时,只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因为当时正在读博士,特别关注资料的积累和标注),并没有想到最终要把它们集成书出版。而且当时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儿子哪怕半年后所取得的进步,更不要说这四年。所以,这本书很私人,很主观,并不是那种专门给父母编写的面面俱到的英语教育指南类书籍。因此,我特别感谢读者们的包容,不仅读,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问题我都喜欢,因为提问题说明真读了。我有时间就来和大家分享这些问题和我的回答,也欢迎大家来讨论。

 

   问题2:儿子的英国经历重要吗?

 

     有个博友评论:

    “一直关注曹老师的博客,冒昧提个问题: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德国读了半年预科,德语水平就到欧标B2了,属于可以直接进高中听课的水平。所以曹老师的儿子英语这么好,是不是也主要得益于在英国呆了半年的缘故?如果您儿子没有这段异国生活的经历,他的英语能如此突飞猛进吗?他的英语学习之路对国内妈妈们有复制性和参考性吗?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有博友给了精彩的答复,比如:

“我表哥多年前去上海工作,那时外地人并不多,周围都是说上海话,所以表哥硬着头皮学,半年上海话就说得很好了。而我来到上海工作,公司上班和生活中都是说普通话,也蛮适应,所以到现在都不太会说上海话。我想去国外也大抵如此。人年龄无论大小,出去后住在HOMESTAY家里,周围都是说外语,他为了交流只能去学外国话,语言进步是很快的。而如果出国后的氛围是说母语也能生活的,那曹老师同事的孩子也好,在海外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侨也好,外文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其实在儿子开始英语写作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和同事说:“毕竟他在英国呆了半年。”那段经历不可能对他没有影响。但是同事说,北外老师带孩子出去的多了,而且多数是呆一年,怎么这样的例子不多呢?更多的例子是回来一阵子后英语优势就丧失了,更别说还有在那里就没学什么的。还有人在国外呆了一辈子,英文也只是个文盲(只会听说,不会读写)。

    所以,不能说因为去了英国英语就学好了,也不能说英语学好了和去英国没有关系。其实任何的经历都会给孩子刺激,但光有刺激可能不够,一定还要有爱和坚持,以及对英语教育的充分理解!

    因此,我觉得不是因为去了英国,而是去英国干了什么(比如选择住在英国人家而非学生公寓,关注了儿子的自然拼读能力和阅读),以及从英国回来继续干了什么(比如坚持了阅读,持续关注儿子的进步)。如果不是有这些,我想儿子的英语进步肯定要打折扣。

    话又说回来,我现在在教的CAE精品班的孩子,除了儿子,没有一个到英语国家呆过,甚至很多孩子的父母不懂英语,但是孩子们对英语的感觉却绝对是接近母语的,那么自然地道流畅,口语上根本不用经过思考。

    所以,我更愿意把儿子在英国的那段经历视为学习的经历,而不是英语的经历,而每个孩子必定都有一段改变自己一生的学习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