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孩子会过敏?也许剖宫产那刻就注定了

(2016-06-25 10:32:29)

http://s.mmjyu.com/editor/attached/image/20160624/20160624112226_64613.jpg


我的小侄女上个月终于赶在六一儿童节之前出生啦,小家伙迫不及待要出来过节了呢,好开心她和圆圆姐姐一样都是顺产出生的。我在生圆圆的时候就是一个坚定的顺产主义者,虽然经历之后发现真的好痛好痛好痛!但是我不后悔,因为顺产的好处真的要说上一天一夜啊!之前我有篇文章曾经对顺产和剖宫产进行了比较分析,里面从产妇和孩子健康两个角度概括总结了顺产的好处(见《顺产 还是 剖宫产)。今天主要谈谈婴儿免疫系统及过敏性体质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新生儿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免疫系统几乎没有发育,但出生后1~2小时就开始逐渐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随着细菌的定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全身免疫系统和黏膜免疫系统开始正常发育并逐步成熟[1,2]。婴儿时期是机体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结构合理、代谢平衡,那么今后该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将会更加完善,并且患有各类代谢疾病的风险就相对较小[1]。由此可见,婴儿时期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正常建立与该个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微生态发生紊乱,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便秘、腹泻、湿疹、过敏性皮炎、哮喘等疾病。近年来过敏性疾病明显增多,其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0%以上[3],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很多人都把过敏归为体质问题,而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就是造成胃肠屏障功能、形成过敏体质的一个重要的后天体质因素(见《你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过敏症之体质因素》一文)。

 

婴儿时期,肠道微生态平衡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年龄、生活习惯、卫生环境、疾病和抗生素的应用等影响。而分娩方式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的重要因素之一[4]。顺产,也就是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亲产道及分娩环境的细菌,在肠道会逐渐产生不同菌群的定植。然而剖宫产儿却是暴露于特定的相对洁净的医院环境,其肠道菌群的定植是延迟的,并且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定植率低[4]。研究显示,剖腹产会改变新生儿早期肠道菌群的正常定植,这是剖宫产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内过敏发病率升高和易患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4]

 

分娩方式除了直接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定植,还通过喂养方式来间接影响肠道菌群定植。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可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两种肠道益生菌的定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母乳喂养儿肠道双歧杆菌定植早于未进行母乳喂养儿[4]。统计发现,顺产产妇在产后4个月内全母乳喂养方面有着更优秀的表现,其全母乳喂养率是剖宫产产妇的2.15[5],而剖宫产产妇泌乳开始的时间晚,血清催乳素含量低,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6]。母乳喂养可促进肠道菌群正常定植,促进免疫发育、预防过敏发生。而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是为做好母乳喂养、促进宝贝免疫系统发育开启了良好的开端。

 

如果您一直在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被湿疹、过敏所困扰,您是否能从本文里找到一些线索呢?如果您是一位待产准妈妈,为了给宝贝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正常的免疫系统,该怎么选择分娩方式,看了本文以后,相信您一定有了答案。

 

参考文献

[1] 李黎肠道微生态与婴幼儿免疫[J]. 中国临床医生. 2014,42(8):17-19

[2] 王爱丽武庆斌孙庆林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4): 382-384

[3] 朱应红婴儿期喂养行为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D]. 济南:山东大学, 2012

[4] 于文凯,文姝肠道菌群与过敏性哮喘[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25(10):1217-1221

[5] 章月潇王晓南梅勇杜玉开中国产妇分娩方式与全母乳喂养率关联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5829-5831

[6] 王炳顺周利锋朱丽萍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41(4): 246-248


                                                                                    来自:莽莽儿童营养师-袁璟

阅读原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