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吉刚诗词理论】浅谈格律诗词创作的五重境

(2022-12-02 20:49:44)

【杨吉刚诗词理论】浅谈格律诗词创作的五重境

格律诗词被誉为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究其原因: 清规戒律、条条框框多,成文短小精悍,语言需凝炼,用词恰当准确,抒情达意言志含蓄、充分、畅达、深邃、悠远,节奏感强,音韵优雅,律动性强,吟颂给人以赏心悦目、美的享受。故而,古往今来深受读者青睐,且乐此不疲。对其创作状况大致可分为五重境界:

一、无技无我境。此境又称模仿境。作者对诗词格律及基本要求胸中无数,创作时按照《诗词格律》书上的格律组词造句或日常喜欢并熟悉掌握古人某首诗词的基调、韵律生搬硬套: 网罗优美意象、词意,组词造句,无整体表达思想、意志、意境的主旨之感,更无自主赋、比、兴概念的意味。

二、有技无我境。即已掌握了诗词的格律和基本要求知识,但描述取景无剪裁,为了铺陈、对仗等从头到尾罗列意象(物象)构成完整的一首诗词,如同相机拍照,没有作者主导思想、意旨,堆砌辞藻,晦涩失畅,意象多且乱〈每句诗、词中原则上不超过三个主体意象(物象)〉,不知所云。不能引领读者启迪、共鸣、受益。

三、有技有我境。既掌握了格律诗词的基本技法、要求,又能根据创作该作品意图、旨趣恰当地撷取意象,赋、比妥帖、形象、恰当,比、兴自然,兴起渲染、夸张准确极致,赋时含比,比中寓兴,兴时彰比,赋、比、兴层次自然得当,浑然一体,比、兴表达充分,意思展现既含蓄又明了,使读者受到启迪、教益、共鸣。此类多为命题而为。

四、依然无技无我境(此境非彼境)。诗词创作、研究有年,格律诗词技法、要求已谙于心,文学修养及人生阅历深厚,灵性、悟性充盈,想象力丰富,对某事、某物理性、感性驾驭自如,虽推敲琢磨然不匠、不板、不失灵动,流畅、活泼不失浑厚之感,主体意象渲染、衬托表达明快,比、兴彰显突出、强烈,无刻意述我但技、我皆涵其中,蕴酿兴起放歌豪怀,意味深远。

五、随心所欲境。诗词基本技法、素质素养均备且烂熟于心,但事先并没有写作诗词的想法、欲望及心理准备,因某事、某物触动而 触景生情,激发灵感,即兴而为,此如悬河决堤,自然天成,妙趣横生,无雕琢斧痕之迹。意韵绵长,令人回味无穷。随心所欲不逾矩,达无意于佳乃佳之境,堪为古人比肩。

             二O二一年五月五日

          养心斋愚叟杨吉刚于南窗

【杨吉刚诗词理论】浅谈格律诗词创作的五重境

【杨吉刚诗词理论】浅谈格律诗词创作的五重境
杨吉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淮北市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淮北吟坛》诗刊杂志社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诗、词及诗词理论(作《浅谈诗词意境》等五篇)的探索者、践行者;书法家: 书、画、金石艺术的追寻者、躬耕者及书法理论《书论初探》问世。诗、词入编《皖风徽韵》、《中华圣母》等十余部诗词作品集。2015年在中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艺术家》杂志(总第63期)上作了专版个人介绍。出版杨吉刚《中国邮册书法作品集》三册。98年在《中原书画》创刊四周年大型书画展中获银奖。其作品、传略被书画专业性书籍《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鉴》等50余部收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