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11】 《从一个人开始》 @北京时代华语

(2015-11-19 09:04:54)
标签:

从一个人开始

连载

书摘

人生

品味

连载11

 

以看人生的姿态看电影

这是个有点吓人的建议。现今,最令世人向往的国家,不用多说,当然是美国。即使毁誉参半,整体来看,作为人类所能造就的国家,美国堪称站在世界的顶点。

在日本,仍有不少人总爱说美国的坏话。这些人大多是知识分子。

总之,这些事就先别管了。问题在于美国。美国之所以会成为世人所向往的目标,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我认为,电影的影响占了极大的比例。简而言之,其他国家的人,在脑海里所描绘的美国,就是电影中所描绘的美国。

美国人从早期便懂得,在宣传活动上善加利用电影这个媒介。因此,电影中所描绘的美国,正是美国实际的模样。因为美国是自由的国家,在电影中所呈现出的美国,自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世人所向往的对象,因此就结果而论,美国的宣传活动是很成功的。

从这点来看,日本的电影反倒是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仍不见有好转的迹象。如果我们能向美国学习,政府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注入庞大的资金来投资电影的拍摄技巧,好好地向世人宣传日本这个国家,一定能获得即使废了外务省[1]也无妨的巨大效果吧。

电影潜藏着令人畏惧的影响力。虽然我到目前为止一直着墨在宣传活动上,不过,电影也具有培养人生智慧与情操的功效,而且其效果并不亚于小说,甚至更胜于小说。我们每个人都只能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透过电影,则可让我们体会到各种不同的人生。我认为,电影在人生的学习上也是一种相当宝贵的教材。

当你情绪低落、迷惘时,独自一人感到寂寞或是想笑的时候、想哭的时候,在面对人生各种场面时,只要多看点电影心情就会转好。这个时候,就别再拘泥于自己的兴趣,要尽可能地试着提高自己的选择性。

“儿时曾看过的有名电影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但令人难以忘怀,并且会存留在记忆中,跟着我们一辈子。我们会把电影的内容当作模拟体验,并列印到我们心里,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具体场面时,成为我们的参考与范本,于现实中复活重现。”[2]

并不限于孩提时代,我认为,电影足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导师。

 

 

欣赏好的画作提升自己的品位

阅读、音乐与电影这三项,可说是一个人住的宝贵伴侣:另外,还有一项不能忽略的,则是绘画。对于绘画,冈仓天心[3]下述的这一段话,一语道尽了绘画的本质。

“自身就是一片宇宙的绘画,势必符合支配一切存在之法则才行。构图犹如在创造世界,于创造当中持有赐予画作生命的构图原则。”

这是从作画的角度来看的思想,不过,好的画作往往藏有可令人在瞬间感受到某种东西的力量。若想体会时间艺术的音乐,就得被迫撑过一定的时间。然而绘画,只需在一瞬间便能有所体会。尽管如此,绘画亦如同音乐一般,都需要鉴赏的训练。

至于训练的速成法,我想,自行从基础学起,并试着提起笔实际作画,这便是最快的捷径。在社会上相当活跃的人们,不少人的兴趣都是画画。其实只要向他们请教,就会明白,绘画不仅具有抚慰心灵的效果,同时也可从中学习看事物的本领。

好像又看到,实际则不然的情况。但在作画之际,观看风景、人物的观察力可就不同了。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以前从未察觉到的造型巧妙之处。累积一定的训练后,重新欣赏名画,此时应该就能感受到画中被撷取的宇宙。即使是一幅年幼孩童的肖像画,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存在。而这样的经验也唯有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有办法养成。

接着,等到我们继续累积一定的经验,这一次则试着去接触大自然。我们将可以在大自然中窥见人生。

“于竹林中,早晨最先来访;于杉林中,黄昏最先到来。”

如此的观察力,若没有累积相当多的训练是无法达成的;话虽这么说,累积训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以前的人,一旦选择隐居,便在对大自然的歌颂中无所事事地过日子。至于近代人,由于身边素材太过丰富,想走出延长壮年期、进入休息的领域并不容易。所以,得以让人从中脱离出来的,就是绘画这个“玩具”了。

 

 



[1] 外务省: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简称MOFA。

 

[2] 摘自飞冈健《迈向成功的一丁点动脑术》。

 

[3] 冈仓天心:一八六三年至一九一三年,日本明治时期美术评论家。

 

书摘11 

正是孤独让你变得出众


面对今后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独创力。然而,独创力的养成可没那么容易。因为,它很难形式化。不靠模仿、只凭一己之力创造出独特事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话虽如此,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心理学家志贺春彦表示,发挥独创力的条件有三个,分别为“一个人独处”“什么事都不做”,以及“沉浸在白日梦当中”。看了这三个条件,顿时明白为何现在的上班族被要求具有独创力,他们却感到很棘手的原因了。
因为在现代的职场环境中,要实现上述的三个条件并不容易。能够一个人独处已是非常少有的事,如果什么事都不做,肯定会挨骂。万一弄个不好,可能就成了裁员的对象,因此,就算再怎么勉强,也要找件事情做。至于所谓的白日梦,便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不过,在现实主义蔓延的职场上,净说些不切实际的梦话,也是会被其他人当作怪物看待的。
不管怎样,现代的职场不一定能提供可以激发出独创力的环境。那么,难道我们就只能放弃了吗?没这回事。只要有心努力,自己就能创造出适合激发独创力的环境。
“一个人独处”,乍看之下似乎很不容易,但是自己的决心却有办法把不可能化为可能。譬如说,你只要关掉手机的电源、远离人群就行了。唯有自己不愿离开人群、害怕孤独,这才是问题所在。
“什么事都不做”,这或许是现代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然而,只要持有冥想(静坐)的习惯,或是安排一段自我放松的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在这个时候,想办法远离人群,让自己独处的决心与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做白日梦”,依照每个人性格类型的不同,会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分。梦想家与现实主义者之间的差异当然很大。想要创造出做白日梦的状态,我建议大家可先让自己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因为只要不东张西望,只管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就能让自己从杂念中脱离出来,使右脑处在积极工作的状态之下。
以上所言,都是有助于激发独创力的办法。我想大家应该都注意到,无论是哪种办法,全都指向了一个人独处的方向。对于想发挥独创力的人来说,总之,重点就在于远离人群。因为孤独是独创力之友。

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害怕“一个人”的你!
曾经在各种关系状态中,失去自我、忘记独处美好的你!

将今日的历练化作未来的勇气,
无论谁离开了你,别忘了你本就可以一个人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