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2】 《从一个人开始》 @北京时代华语
(2015-11-20 09:10:45)
标签:
从一个人开始连载书摘阅读音乐 |
书摘12
用阅读的热忱打败寂寞
各位知道“藏书癖”一词吗?这个词是指以搜集书籍为兴趣,这类人也就是藏书狂。即使没到这般地步,世界上渴望阅读的人应该也不少。只不过,大多数的人心里虽想阅读,却迟迟找不到机会罢了。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拜访。朋友指着一个书柜说:“这书柜里的书,全部都是我退休后想看的书。”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像我这种急性子的人,书买回来一定马上阅读,若是现在没办法读的书,肯定不会买。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些自己不想读的书,还是不得不读。所以,只要是跟书有关的,我都是采取“立即读主义”。
而我那个朋友是个既一丝不苟又准备周详的男人,把一买来便马上读的书,以及等自己退休后再慢慢读的书,分得清清楚楚。但是,有句格言说:“现在不做,以后也不会做。”等他退休后,是否真的会去读那些书,我倒是很怀疑。
不过,阅读的热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值得肯定的。阅读是在孤独之中与作者交流。这类交流更胜于与众多活生生的人的泛泛之交。因此,要是你突然想找个人说话,那不如找本书来读吧!我想你一定可以跟高品格的人,度过一段有意义的时间。
总是爱埋头啃书的人,在社会上常被视为孤僻者,或是怪人,这根本是天大的误解。透过阅读可以与许多人相遇、相识。与活生生的人见面,难免会遇到与自己的心灵状态未必相称的人。
但是,通过阅读所遇到的人,绝不会出现这种差错。一切全看你的心情,假使今天想获得心灵上的抚慰,那就去见得以安慰你的人。假使今天想与人痛快地辩论一场,那就去见足以作为对手的辩论者。又假使你正为了内心的烦恼而痛苦不已,那就去见或许能替你排忧解难的人吧!阅读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可以让我们轻易见到平时不太可能见到的杰出人物。
最近,“阅读治疗”一词也出现了。它是一种精神疗法。对于内心抱有烦恼的人,专家会推荐他读一本书,借由阅读来接受治疗。书本就是拥有这般力量。当你孤独一人,感到寂寞难耐的时候,我认为最好的处方就是“阅读”。
用音乐治愈生活中的不愉快
二OO五年世界的唱片业界起了异变,自从iPad普及以来,唱片业界顿时沉沦为夕阳产业。此时,向来都不是热销类别的古典名曲CD竟然大卖,荣登热销排行榜冠军。单就现象而言,或许只要用“哦!这还真稀奇呢!”这一句话便能带过一切。不过,媒体的看法倒是有些不同。因为在这个现象的背后,似乎藏着值得注意的时代背景。
而这个背景就是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在作为“音乐治愈妙药”上,已开始受到了瞩目。
根据负责监修CD《最新·健康莫扎特音乐疗法》崎玉医科大学短期大学的和合治久教授的说法,莫扎特的音乐“具有可以刺激、维持人体健康之生物功能的高频率”。
在压力之下过活的现代人,由于生活紧张,经常绷紧神经,因而导致具有放松功能的副交感神经少有机会出场;而这也是造成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文明病,以及失眠症的原因。
据说,聆听莫扎特的音乐,不仅可让人切换至放松模式,也可促进体内免疫物质的分泌。这件事目前已在医学研究上获得了证明。因此,即使是当作背景音乐也行,一次播放二十分钟,一天听两三回,在舒缓的气氛下好好享受莫扎特的音乐,便具有惊人的治愈效果。
最近,音乐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颇有进展,也被普遍利用在各种场合。例如,运用在胎教上,或者让运动选手在出赛前聆听、百货公司等卖场用来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牧场播放给牛听,而酿酒厂则是播放给正在发酵中的原酒听。所用之处真是无奇不有,令人吃惊。
当然,自己一个人住,想必也会感到特有的压力,渴望获得心灵上的抚慰。有这类需求的人,只要照我所说的,将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带进自己的生活中就行了。
附带一提,有研究结果显示,在莫扎特的曲子当中,又以小提琴及钢琴曲子的疗效最佳。另外,刊载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也指出,莫扎特的联弹钢琴奏鸣曲具有提高智力商数的功效。
书摘12
珍惜一个人的独处时光
不习惯独处的人,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显得心神不定、坐立难安。这样的情绪若持续高涨,就会对独处一事心生厌恶,变得只会一味地迎合他人。
如此一来,不仅自己想说的话不敢说出口,也会讨厌总是在迎合对方、受人摆布的自己,从而导致心情低落。愈是期望自己能讨人喜爱的人,愈容易受到他人的讨厌与轻视,便是这类情形造成的。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只要别再抱有自己能讨人喜爱的期望念头就好了。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要懂得划分界线来过活。若没有这种觉悟:永远都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据说由于手机的普及,有愈来愈多的家庭主妇罹患了电邮成瘾症。我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患电邮成瘾症的主妇的相关报道,那真的很悲惨。
有孩子、丈夫的主妇,既不做饭也不洗衣打扫,只顾着传电子邮件,孩子们就呆立在一旁,不知该如何是好。像这样的人,能说她很懂得一人作乐吗?其实不然。
因为她非常拼命地想要引起手机另一头的网友的注意。对家庭主妇来说,做饭、洗衣、打扫都是孤独的工作。透过这些孤独的工作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这名主妇所需要做的。
若做不到这一点,与他人的交流也无法顺遂。以成功理论著称的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博士,如此说道:“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跟与自己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是同样的。因此,请大家先与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如此一来,便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了。”
为此,我们得先让自己独处,过一段“一个人的时间”。因为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若不懂得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这是绝对无法办到的。
借由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学会享受孤独的话,即使遭人厌恶或忽视,自己也不会觉得在意。能够拥有这种心态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受到他人的厌恶。虽然这看似是一种悖论,但其实这才是人际关系的真实样貌。
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害怕“一个人”的你!
曾经在各种关系状态中,失去自我、忘记独处美好的你!
将今日的历练化作未来的勇气,
无论谁离开了你,别忘了你本就可以一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