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71zone
71zo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38
  • 关注人气:2,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2012-12-01 20:02:52)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术传记和音乐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李叔同 译 布莱克诗

 

   谈论威廉.布莱克必然要澄清有关对他的诸多猜测与指责,有人说他是疯子和魔鬼信仰的杜撰和散播者,像伦敦夜间人们能够听到的墓地里走出的勾小孩子灵魂的新年老人,当然,布莱克不可能如拉伯雷与阿莱丁诺一样对世俗做彻底的思考或澄清,也许他是信仰的迷雾,但那也是饱蘸着痛苦和爱的“紫雾”,布莱克开创了一种藉想象力促成的幻觉而进行的思考,从这一点上看,他启发了爱米莉迪金森和迪兰·托马斯,甚至阿尔蒂尔·兰波。布莱克是想象力的先知,和经验的忠实记录者,我们宁愿把他看成从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的最优秀的净化知觉的学徒。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创造亚当》里我们看到不愿被造出的亚当,肉体承载更多的罪恶和痛苦,只有精神是纯净和快乐的,多么超前的思想!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怜悯》中我们看到跨马飞奔而来怜悯女神救起那呱呱坠地的婴儿,多么富于幻想的画面,只有诗人能够这样浪漫!

    他为莎士比亚的名著《麦克白》的第一幕第七场所作的插图。麦克白在即将弑君夺位时,内心充满犹豫和矛盾。他说:“怜悯像一个赤条条的在狂风中飘游的新生儿,又像一个御气而行的天婴,将要把这可憎的行为揭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使眼泪淹没天风。”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ck)的一生极其简单,也没有什么大书特写之处,只有一些一直延续的简单事实和紧迫的艺术创作活动。1757年,他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由于个性过于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11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三年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其父有意让他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家庭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他的一生便是一方面与妻子相依为命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一方面继续从事12岁就开始的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几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后的几个先令去买碳笔”,画完最后一幅画把它放下,说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布莱克最被人们引用和传诵的,也是后代文学大家反复赞美的几首诗歌如《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赞美诗》,皆可以看作构筑布莱克之“天国原形”的一部分,这个自比为以西结的少年,四岁就看到了宗教幻象,并且可以用一种亲喃的语言和“白色诸神”寂静的交谈,尽管世风低落,文途滞涩,但布莱克怀着极大的天真和壮丽的想象力与战斗力,投入了类似班扬和马娄的“世俗反讽”运动中。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莎翁的《仲夏夜之梦》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这种文艺复兴是旨在和针对于时弊而进行的抒情与想象力神话的回归,这些人对美大加赞美,并加之比喻为自己的面具,而对尘世中的人的命运却大加伤感,并认为他们破坏了作家的“美”的面具。于是拉伯雷戴上了讽刺,班扬戴上了布道,马娄戴上了戏拟与夸张,当然还有一种惊人的反讽,而布莱克则戴上了天真。

   布莱克在和他相伴一生的乡村姑娘凯瑟琳的邂逅与共处中,获悉了平民心中的童话与贞洁,并以此与自身的经验和想象作为对比,参照了很多从中世纪就开始进行和流传的童话寓言式写作,并加上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象创造力,布莱克为我们留下了最重要的18世纪诗集《天国与地狱的婚姻—想象力的赞美诗》和《天真与经验之歌》,如果说前者是为结婚后守教的人看的,那么后者更多是小学生们的新年读物,或者圣诞老人给大家的金黄色的发光玩具。但我宁愿认为,布莱克构筑了我们世界的宏伟与庄严教堂的顶层,在那里,理想与现实的箴言熠熠闪光,时时为我们提醒着圣母般的洁净与肃穆。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布莱克从不否认自己是一个藉天真想象而进行创作的人,但同时代的人除了为他的怪异举止和热情四溢的精力而感到困惑外,还为他的面貌的高深与可敬而感到迷惑。布莱克显然不是为属他的身体命运的那个时代写作的作家一样,同阿蒂尔兰博一样,他藉一种基于神秘与梦幻经验而“对感官不同程度”的扰乱,找到了一条通向自由和赞美的 “天国诗歌”的归依与信仰。也许,这就是布莱克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与价值,布莱克“玫瑰的哭嚎”和“真理总是隐藏在疯狂的暮蔼中”的大胆语句,为我们找到了些许从“黑暗的烟囱”延伸到“玫瑰色天国”的神秘体验路途。

    布莱克的关于:“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启发了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和达利,在《柔软的时间》和《西班牙内战的讽喻想象》中,达利用天才的化笔表达了对这位十八世纪最伟大诗人的认同与赞美。

 

伦敦

 威廉•布莱克

我徘徊在每一条富人专用的街上,
不远处流动着属于他们的泰晤士河。
我看到每一张迎面而来的脸庞,
写着虚弱,刻着忧伤。

在每一个人的每一声哭泣中,
在每一阵婴儿的惊恐的啼号中,
在每一种嗓音,每一条禁令中,
我听到灵魂的镣铐在铮铮作响。

扫烟囱的孩子的哭喊,
震撼着每一座熏黑的教堂,
不幸士兵的仰天长叹,
如鲜血沿着宫墙流淌。

然而最令我夜不能寐的,
是大街上年轻妓女的咒诅,
那骂声凝固了婴儿惊吓的啼哭,
一如瘟神,把新房变成灵堂。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魔鬼作坊”里冲出来净化知觉的学徒--William.Blac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