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热力学定律哲学杂谈 |
在大学里学习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时候,最令人伤心欲绝的,某过于深度解构以下这条定律。某些号称绝对真理要放之四海的哲学理论,也是在深度解析这个定律后抛弃的。后来学习历史,知道史上总是一批学习不好的低智商同学,他们往往容易接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东,稍微有个可以理解现实的二货混入其中,就能做他们的神。所以,这条令人伤心欲绝的定律,可以广泛传播一下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到冷的地方,科学家宁愿没有发现它。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显而易见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这些过程颠倒过来,就非得额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熵”(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需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包;做面包的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应。总之宇宙中每个局部的熵减少,都须以其它地方的熵增加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熵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的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