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少,但更好——读《教育的减法》有感

(2023-10-30 12:14:17)

“谁讲话?”左侧不远处传来的质问声,打破了中午安静的办公室。是啊,学生课上是不能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讲话的,但又有谁能够真的完全做到的。这样的要求,就像我们在学习上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学校希望在每一次统测时名列前茅,有高的升学率。由此试卷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学习地越来越晚,心理压力也是不堪重负。

2021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双减”旗帜鲜明地写到了文件的标题。《教育的减法》是朱永新教授在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在《意见》出台后,关于教育改革的书籍。这本书以框架性思考指引未来教育方向,旨在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系列思考。

全书共分为三辑十一章。第一辑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与父母谈减法教育,强调减法教育的前提是幸福生活,要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结合起来思考。第二辑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减法教育的落地实施,包括学制的减法、内容的减法、文凭的减法以及观念的减法。第三辑则从主体论的角度,探讨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和社会的减法。在阅读完书本,并结合当下的教育现状,作为教师我有一下感受: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教育的减法则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教育的减法则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应该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追求分数和排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压力。教育的减法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因此,教育应该注重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教育的减法则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整教学方式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教育的减法则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双减”就是要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要家、校、社齐心协力,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成长空间与发展土壤,让其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语言的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