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这一生
(2023-03-11 10:34:26)古人有四十件乐事:一、高卧。二、静坐。三、尝酒。四、试茶。五、阅书。六、临帖。七、对画。八、诵经。九、咏歌。十、鼓琴。十一、焚香。十二、莳花。十三、候月。十四、听雨。十五、望云。十六、瞻星。十七、负暄。十八、赏雪。十九、看鸟。二十、观鱼。二十一、漱泉。二十二、濯足。二十三、倚竹。二十四、抚松。二十五、远眺。二十六、俯瞰。二十七、散步。二十八、荡舟。二十九、游山。三十、玩水。三十一、访古。三十二、寻幽。三十三、消寒。三十四、避暑。三十五、随缘。三十六、忘愁。三十七、慰亲。三十八、习业。三十九、为善。四十、布施。(“莳花”这两个字指的是栽花种花,整理园艺,栽培花的品种;“负暄”这两个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向君王敬献忠心。很多人以为这两个字只有这个意思,不知道它还有第二个解释,即在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这才是真正的乐事。)
这写是蔡澜在新书《过好这一生》中的提到的。从我自己的生活谈来,我觉得自己真的有些狭隘了,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速度太快,一直认为高效才是最棒的,现在想来有点可笑,其实每天都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慢下来。好好地,静静地坐一会儿,不用一直低着头赶路。也有可能这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养成的一种习惯,还记得在学习期间认为,完成作业快就是好,于是任务观点,自己到底真的有没有消化多少,就不得而知了。那时候走路也快,三两个人比赛竞走,比赛自己是否是第一个返回的人。我们都忙着赶路,却不知错过了很多的风景。
也许对于蔡先生来说,时间是更为珍贵的东西。于是就要好好删减生活项目,把精力真正地聚焦于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人的一生是否就是从好奇,感受周围的丰富,再到去繁就简呢?
什么时候,散步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什么时候,及时推着孩子出去玩耍,也是走马观花,内心也没有真的愉悦来;什么时候,游山玩水的前提是事情都处理完了。忙碌的生活陷入循环,不知为何而忙,真的闲下来时,也是在等待时间流逝。
作为教师,我想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好好去生活,这么说来,学习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最近班级里很多孩子良莠不齐,不仅学习习惯不大好,作业都要反复催才能收齐,收齐了也是错得匪夷所思。但也是这帮学生让我开始了反思,我们追求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有时候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下课了就享受着玩耍的时光,将作业抛之脑后了,那是真的喜欢玩。上课时,手里总能拿点东西来玩玩。这就是孩子,他们先关注自己愉悦,再想其他。反观我们老师,一直有着条条框框的规矩去规范他们,这个规矩有方有圆,是个坚硬的模子。因为这个东西老师和学生难免会有冲突。关系的压力也来源于此。老师难过,学生不解。我们何不放下老师的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平视,以他们的视角去感知生活。
不管怎么样,这一生要过好呀,每个人都要过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