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怎样读懂学生》有感
(2023-02-27 13:56:45)
《怎样读懂学生》一书中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学业困惑”、“成长烦恼”、“亲子关系”、“心理障碍”四个方面。作者采用叙述和心灵对话的方式进行写作,将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生情绪异常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都详细地写了出来,这就十分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对周围环境的一系列反应。也给教师和家长提示了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一些我们应该注意的事情。
“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外受到伤害,回到家里如果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共情和抚慰,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其自我人生定位就会趋于客观。亲情是世界上最感动人心的感情,父母无私的关爱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可靠的强心剂。”看到这段话,突然想到了班里的小梦,小梦说自己不喜欢自己,但是在提到自己的父母,哥哥时,却十分开心。一个平时作业从来不做,上课从来没有消停过的学生,即使再调皮,也是希望得到家人的疼爱的。现在虽然小梦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差,但因为老师频繁向他的父母反应在班级里的表现之后,他在课上稍微好一些,不会再发出声音和随意离开座位了。老师终于在上午的课上可以定定心心地上课了。但下午的课还是会有些不守纪律。
像小梦这样的孩子其实有很多,本身家庭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家长教育方式比较单一,还记得最初和小梦爸爸交谈时,小梦爸爸说:“这个孩子,以前小时候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的,都被爷爷奶奶宠坏了,只要一不看着他写作业就立刻玩。”听到这样的话其实我会觉得父母在为自己的“无能”开脱,而我们作为老师有时候也真的是很无奈的。现在只能将学生拉到身边来才能让他按时完成作业。但有时精力也真的有限。说了这么多,要想真正地进入一个孩子的内心,除了陪伴和聆听,尊重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希望我们的家长多点时间和耐心给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还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予他们所想要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