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习在低年级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2022-08-06 20:44:17)

让学习在低年级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学习让人类的社会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当我们在倡导多多学习的时候,却发现普遍的人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至于在学习时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够持之以恒,我们总认为最后获得好成绩的定是和毅力,和天生的聪明,和不同寻常的记忆力有关,其实不然,我们常说将脑中的知识全部忘记,我们仍剩下的便是我们所学到的。说到底就是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刷新自己的认知,让原有的单一的思考方式变得多维,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有限的时间里帮助低年级孩子克服自身的局限,初步养成较为良好的思维模式,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在此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改变学习的恐惧心理

每年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你可以去每个小学门口看看孩子们上学的情景,细心的你总会发现有些孩子紧紧拉着爸爸妈妈的衣角不愿松开,爸爸妈妈愣是松不开孩子们紧握的小手,好不容易半哄半骗地进了学校,来到班级门口总又是双脚牢牢地挺住,不肯再迈进班级半步,脸上更是哭得梨花带雨,仿佛教室是龙潭虎穴,正有无数危险等待着他。有些已经见惯不惯的老师笑称,别急等到真正到要写作业的时候,那画面才壮!难道学习就这么令人害怕?不说孩子,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家长即使是面对小学的知识也是叫苦不迭,表示不会也学不会。他们发自内心地害怕学习,甚至一听到学习这个词语就头冒冷汗,脸色煞白。学习本身让人害怕吗?从客观的角度讲,学习没有吓唬任何人,那么也就是,人自己吓唬自己了。因为强大的心理暗示——我肯定学不会,而害怕学习,害怕失败。所以要想和学习做朋友,就必须改变对学习的看法,不暗示自己学不会,而应该对自己说我只要安静下来就可以学到一些。

是的,不求多,只要一些,另一个不让自己害怕学习的方法就是,降低对学习结果的要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很久没有吃火锅了便特别想吃火锅,一想到火锅鼻子周围环绕的是香辣刺激的香味,脑中是一盘盘新鲜美味的菜肴,嘴中不知不觉分泌者唾液,这时候,可想却不可得,最令人回味无穷,但是让真的吃到火锅时,有可能因为贪多美味而食之无味。所以学习也是一样,一开始不要贪多,认识到自己现有能力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减法,原本1分钟能背两句话,那就不勉强自己背3句话,也许每天没有压力的两句,在某一天会顺其自然地变为三句。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制定明确的适当的教学目标,不贪多,不嫌少,让孩子有成长的空间,激发孩子的自信心,点燃孩子的好奇心。

二、抓住学习的关键因素

在克服了对学习的恐惧后,就需要一些较为持久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习的大船,杨帆起航。

(一)、培养注意力

每天早上7:00到7:45分为孩子早阅读的时间,学校规定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自己看课外书。同样的时间段十分容易发现孩子的不同,有些孩子能够选定自己所看的书,即使周遭有些声音也不容易被轻易干扰而安静地看书,但是有些孩子选择快速地翻页,囫囵吞枣式地一目十行,等到一本书全翻完,然后有快速地换另一本书继续翻,不时地还要看看周围同学的看书情况,这类孩子往往从书包里找书也能够找半天。这两类孩子,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差距,但是因为注意力的差别,小到生活中聆听别人,大到上课听讲,前者认真聆听,思考后再发言,后者不假思索随口提问,往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正是你才刚讲完的重点注意事项。所以相同的智力,也有可能因为注意力的不同,而相差甚远。注意力的培养需要父母老师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为孩子营造安静地学习环境,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尤为重要,逐渐地训练,从一分钟,到五分钟,都是不小的收获。

(二)、初步探究的能力

“老师,为什么今天你穿高跟鞋?老师,你穿高跟鞋不累吗?”在我身边的一位活泼漂亮的小孩子这么问道。这些问题你根本猜不到是从一年级孩子的口中问出来的,小小年纪知道了高跟鞋,小小年纪发现了老师不经常穿高跟鞋,所以偶尔一次竟然也逃不过孩子们聪明睿智的眼睛。像这样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有很多,孩子们不遮掩自己的天性,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也不在乎问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这藏不住的可爱的有趣的好奇心,让人爱不释手,这是天生的属于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看着他们就会反思自己,每天有没有也这样看见疑惑的就发问?答案是没有。探究的最基础的能力是发问,很高兴低年级的孩子对发问从来不曾抗拒。机智的老师怎能放过这一大学习的好帮手!

发现问题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解决问题。低年级的孩子因为接触的工具,会使用的工具,会借助的资源还很有限,所以在这一步骤老师要帮助孩子,陪伴孩子一同去寻找答案。除了上网,向有经验的前辈寻求帮助,从书上寻找答案,自己查阅资料等途径外,还可以实践。如果好奇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我们就可以在班级中选一块地方放一些盆栽,选择一些种子,进行观察,相互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变化,相互讨论自己的见解和猜想,这是对有趣的经历和回忆呀,有了这些经验,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观察和思考,越是善于观察,越是善于思考,还怕不喜欢学习吗?

解决问题不是探究的终点,而是开始。我们的世界有客观和主观,有微观和宏观,神奇的大脑更是有趣无比,在同一时刻在你没有任何察觉的时候,有可能你的脑中就有上千百种想法,对问题的看法也可以从宽度延伸到深度,你的思维可以不断地升级,孩子们的也可以,在教学中,我往往不会直接将要注意的重要知识点直接告诉孩子,而倾向于将自己想象成他们中的一员,示范错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有什么不同,多次下来,孩子们观察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也觉得学习十分有意思,和老师也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让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初步的升级。

三、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

长时间的少量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强大的力量,虽然它一直因为他的默默无闻而被忽视。一年级孩子们刚刚开始以正式的方式接触汉语拼音,开始初步认识韵母和声母,但是总有些孩子在单个音节中发音不标准,有的甚至老师再怎么教也很难在一年级教会,但是不用担心,这些吸收能力较慢的孩子,会因为每天不断地接触不同的拼音而得到少量多次的训练,发音也会因为训练多次而找到感觉,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一个知识点,养成一个习惯,不用一开始就太过有压力,太过上岗上线,只要有一定的量,多次训练,甚至附加到其他的一些事项中去,一定会有所收获。就好像虽然每天早起很困难,但是如果先从听到闹钟铃便睁开眼睛开始,一次,两次,多次,渐渐就能够早起了。

所有人都有惰性,如何让自己克服惰性的一大方法就是,主动地暗示自己,可以完成一切任务,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自己,从而自主地挑战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方法十分有效,有些时候因为练习较多,会使孩子们失去最初的慢慢的竞争的兴奋感,但当转换为自己与自己的挑战,老师引导其以游戏过关的方式时,再多的练习不在只是练习,而是游戏。对于游戏的意义而言,没有结束,只有持续不断地尝试,改进,最后过关,而当孩子们以这种稳定的心态再来面对学习的时候,此时就会在冷静中收获成就感,而不是一次的错误带来的挫败感。

现在所有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都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在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时,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是急躁还是冷静;你的思考角度是怎样的,是片面还是客观全面,都逆向地向我们说明了学习的本质,作为教师我们的目光,再长远些,我们孩子的见识也会更深刻,让孩子抛开现有的不安,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