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写结合问卷调查报告

(2016-06-28 17:33:30)

读写结合问卷调查报告

问卷前言:

针对此次问卷调查,我们选取了五、六年级个班级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2份,回收62份,回收率100%,在问卷过程中,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对待问卷,打出自己心中的意见,有效实现了此次调查的所需数据,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总结,以求得出比较客观的问题所在,便于在课题研究中改变以往不合适的做法,充分展示现有的先进理念,利于学生在习作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问卷剖析:

1.你在习作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是什么?

 A.不知道怎么写    B.不知道写什么内容   C.缺少优美的字词

此题中,学生选择A4人,选择B8人,选择C50人,这就足以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流程及方法,能依据要求写出自己的文章,但对自己的文章不满意,不知如何达到生动优美的标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提高学生鉴赏、积累吸收语言的能力。

2.教师在课堂中是否提炼出一些写作的方法?A.           B.没有

选择A61人,选择B1人,这就说明教师还是能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和发掘文章的写法的,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即所谓的读写结合模式,这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引导总结和掌握的写法会对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课堂学习中,你是否对作者的写法感兴趣?能概括出写作思路吗?A.    B.不能

AB的人数是4913,这么多的学生选择了能概括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是个有点虚的答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是不能够自己概括出写作思路的,也许是学生真的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教师没有察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会进步很快的。           

4.你对课中的小练笔感兴趣吗?A.     B.没有     C.有,但不太大

选择A24人,选择B1人,选择C36人,从选择的结果来看,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于课中的小练笔还是没有思想认识,总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课中的小练笔正是学生锻炼的能力体现,才华的展示,没有了动手能力,何来优秀的成绩。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没有小练笔的热身活动,哪来一篇文章的洋洋洒洒,没有风吹雨打的训练,就不会有赛场上迷人的风景。

5.你对每次习作的态度是积极对待还是消极对待?

A.积极           B.无所谓          C.有,但不太大

选择A38人,选择B3人,选择C22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还是欠缺的,一半的人处于模棱两可之间,认为是一种无所谓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写作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任何事情如果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做,是做不好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是一种应付为主的学习方式,不是现代学生的理想追求。

6.每次习作你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写我心的吗?A.     B.不是     C.不完全有

选择A25,选择B3人,选择C33人,从这项调查来看,每次习作都将有近一半的学生参考其他东西,如学生手中的《七彩课堂》《同步优秀作文》甚至网上搜素等,有了参考,自己动脑子思考的机会就不多了,嗟来之食当然快速迅捷,但也说明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惰性使然。如果习作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的话,那么小学生的作文都是空洞无力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赝品。同时也说明学生需要一种情绪上的激励,需要一种独立完成任务的历练,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7.习作中你参考过别人的东西吗?A.   B.没有          C.有,但不太大

选择A15人,选择B19人,选择C27人,说明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每次习作参考的成分比较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有极少数学生没有参考,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8.你是否坚持每学习一课就进行一次习作练习?A.          B.没有  

选择A14人,选择B33人,说明学生通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到的写法并没有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或者说没有实现每一课都练习的做法,偶尔有练习。

9.你觉得阅读教学对提高写作能力重要吗?

A.重要  B. 一般重要   C. 很重要     D. 不重要     E. 不知道

选择A32人,B4人,C22人,D2人,E2人,学生对于重要和很重要也许存在着意义上的难以区分现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程度是很高的,认为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只要认真的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成绩。

10.语文老师在阅读方面的教学满意吗?

A.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选择A45人,B15人,C1人,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满意,也就是说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应该比较高,也会很感兴趣的。

11.你提高写作能力主要途径是:

A.老师辅导  B.自己多读多背多写  C. 老师辅导加自己多写 D.摘录优美句式句子

选择A6人,选择B14人,C26人,D16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散,说明学生想写作能力的提高来源比较广泛,不能以一概全,都有道理,都有可取之处,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学生就应该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多接触广阔的社会,在行万里路中读书学习。

12.遇到有好句子或好文段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A.经常摘抄    B.偶尔摘抄   C.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选择A26人,B29人,C6人,说明一部分学生对于主动读书,主动摘抄还是认可的,并能逐步养成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还有一大步分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读书摘抄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写作水准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13.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

A.老师要求就写     B. 偶尔写写     C. 有空就写

选择A22人,B6人,C33人,这种情况也是比较符合学生当下的学习方式,对于读书笔记,还应养成每读必写的良好习惯,读任何一本书,如果没有自己的所读所感,不能见诸笔端的话,读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14.你喜欢哪一类书面表达方式?

A、叙事类   B、说明类     C、议论类    D、夹叙夹议类

选择A40人,B8人,C4人,D9人,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写一般的写人叙事类文章比较感兴趣,写法也比较熟悉,因为在平常学习中,大多都是写的此类文章。说明类、议论类、夹叙夹议类的学生虽然选了,但我考虑,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这类习作表达方式的实质概念,出现了误判,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会有所转变的,也会逐步从叙事类过渡到其他方面。

问卷小结:

此次问卷的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有着差别的,是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成长的。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如何应用,从学生本身来说,写作就是一种运用知识的综合考验,因为一篇文中需要学生展示的能力很多,有遣词造句、有谋篇布局、有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段落安排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为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操作演练,特别是作者写法的概括和总结、历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急功近利,没有一蹴而就的顺手牵羊。

研究展望:

对于课题的研究还需要进行磨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解决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便于改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多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总结写法的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潜意识,每读一篇文章,都要不自觉地对其进行写法上的参悟,多找一些读写的结合点进行训练,并在习作的练习加以提炼和升华自己的认识,从而在篇章上有所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