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聚在故乡——阜平寻亲篇

(2023-01-26 20:05:37)
分类: 家族的传说与故事
       4月5 日,又是一年清明节。
      这是一个祭祖扫墓的日子,老百姓称为上坟。按阜平老家的习俗,为去世的父母上坟要在清明前十天的到清明前一天,以表示家庭人丁兴旺,后继有人。清明这天不再上坟了,同族人说:清明这天上坟,后代要得青光眼。这一说法其实没什么道理,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但清明节提前上坟,我得入乡随俗。
      近几年,每次回到老家阜平县向阳庄,祭祀父母和各位先祖后,还有一个活动就是与族人相聚,一块探讨家族历史。
      家族内口传:我的家族是清朝时期从井陉县北陉村迁来的。现已查明:清朝乾隆十七年,我的太祖刘治肩挑二子从井陉县北陉村来到阜平县石坊村,又生二子,后分为南安村、向阳庄、石坊村、庙沟村四支,形成今天的家族分布格局。
      我曾走访过南安、向阳庄、石坊、庙沟四村的同族,分别查看了四支同族的家族坟地,甚至数过坟头,想的是弄清家族来龙去脉、世袭繁衍,终因代远年湮,许多问题无从考证。 
      和太祖刘治同一时期迁居阜平县王快的还有他大哥刘澜一支,我也进行了调查,只找到这支几个族人。
      2010年清明,我们驱车到祖籍北陉村,通过本家刘正波,了解了家族在北陉村的基本情况,并抄回了《北陉村刘氏家谱》。后来我撰写了几篇探索家族历史的博文,在新浪博客和QQ空间同时发表,并创建了名为“北陉村刘氏茶坊”的QQ群。
      井陉、阜平、张家口和走出家乡到北京、上海、山西、青海、内蒙古工作的27名族人通过QQ和我联系,加入QQ群。QQ群凝聚着族人的心气,大家都想着自己的家族。在北京工作的刘献军和在石家庄工作的刘金刚,是北陉刘家走出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不错的职业,工作之余很关心家族历史。共同的意向,使他们成了我的“铁杆粉丝”,我有关家族的每篇博文,他们都第一时间浏览,还不时发表评论。这为井陉、阜平两地同族的融合开创了条件。
      2012年清明节,我回老家,到石坊村走访,通过石坊村同族刘文广,认识了在阜平县工作的族弟刘国海,他邀我相聚阜平望江庭酒楼,向阳庄、石坊村、庙沟村、王快庙南村都有族人参加。后来,他还多次热情款待井陉到阜平寻亲的族人。国海兄弟家居阜平,热忱、慷慨,每当我回阜平,他便组织族人相聚,兄弟情感甚笃。
      北陉村刘氏族人有一个说法:老祖宗的坟埋在凤凰脉上,从北陉村飞去出的族人生活的更好。阜平石坊刘氏是从北陉村迁出的最大一支,清朝时是书香门第之家,代代都出秀才,就是居住深山中的庙沟族人,也武枪弄棒习武,出了许多武秀才。现代,北陉村刘氏走出许多大学生,还有企业家,他们的确事业辉煌。
      献军、金刚曾和我说:北陉村的族人很想知道迁到阜平的族人怎样生活,他们的习俗、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口音…… 
      2013年清明,北陉村同族刘正波、刘正华、刘献军、刘建国四人到阜平寻亲,我们曾经相聚。
      2015年4月3日清明前,北陉村同族刘献军、刘金刚、刘建国,分别从北京、石家庄、井陉驱车到阜平。他们先到向阳庄找我,向阳庄族人用阜平特有的腌肉炖粉条豆腐和枣酒招待他们。枣酒刚烈,辛辣清香,俗称”枣木杠子“,喝一口伸脖子瞪眼,咽下肚回味无穷。第二天,我们一同到石坊村,在曾经的刘氏家庙原址合影留念。中午和下午,阜平刘国海宴请同族。
      井陉同族到阜平寻亲,相聚一堂,当两地的同族们举杯相碰时,血浓于水的情义荡漾在醇香酒水中……

相聚在故乡——阜平寻亲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