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我的第十二代先祖从井陉县北陉村迁居阜平县石坊村,生四子,兄弟四人分别住南安村、沟漕村、石坊村、庙沟掌村。我家属二门,住沟漕村即现在的向阳庄。
向阳庄背靠大山,面向流泉河,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路从村中穿过,山清水秀,是个美丽的小山村。父亲出生在这里,因此向阳庄也就成了我的故乡。这也是我参加工作后履历表籍贯一栏填写的地址。
我的老家向阳庄,原名沟漕村
我家是向阳庄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叔伯大哥仍住在解放前盖地老宅。院里有三间小南房,是晋察冀边区八一小学诞生地,1949年迁入北京,现在是北京市八一中学。
我家是向阳庄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叔伯大哥仍住在解放前盖地老宅
我家的小南房,曾是晋察冀军区八一小学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区,面积2480平方公里,人口28.52万。阜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河北现名考源》记载,“阜”为“盛”,县名寓“兴盛平安”之意。早在夏商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居住,阜平县金朝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始置阜平县,明清时期阜平为“畿西屏障”,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今日阜平县
从阜平县城到向阳庄,走阜平至城南庄的柏油路,中途路过一个建在公路上的牌楼,牌楼上的一幅对联撼天动地:胭脂河畔有神兵天降,城南庄里曾卧虎藏龙!
阜平县城南庄是革命根据地,
1938年1月10日,聂荣臻元帅领导的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在胭脂河畔诞生。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毛主席从陕西延安到城南庄,在这里住了35天,后迁往平山县西柏坡。
晋察冀辖区司令部,毛主席、聂荣臻曾在这里居住,被阜平人称为卧虎藏龙之地
阜平县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苍山石佛堂。石佛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位于阜平县城南15公里的苍山村西侧,八处石窟建筑在险峻陡峭的山峰巅崖上,这里巨石如佛,高入云端,繁花似锦,草木葱茂,松柏常青,景色颇为壮观。
苍山石佛堂
阜平县石佛堂和井陉县石鼓寺如出一辙,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圣地,山前坡地也长着蔡树,据说清朝时这些山地属于刘家。我曾问过,阜平其它地方蔡树并不多见,为什么曾属刘家的山地长满蔡树?这是否是先祖们将井陉陉山的蔡树苗移种到阜平县的苍山上?
阜平县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盛产的大红枣闻名全国,被誉为“大枣之乡”。阜平大枣属婆枣,是全国700多个品种中干食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它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干枣含糖量高等特点。阜平大枣在脆熟期VC含量高达600mg/100g,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此外阜平大枣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阜平大枣除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加工,现阜平加工的成品有蜜枣类、饮料类、枣酒类、枣面、枣茶、枣酱、枣罐头、枣香精等八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阜平大枣还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之药效,枣果中含有的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儿茶酚对心血管病、癌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阜平大红枣
阜平,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去长眠于此,因此这是我常常思念的地方,紧紧牵着我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