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刘泽治迁居阜平石坊同一时期,其大哥刘泽澜也迁居阜平王快镇。《北陉村刘氏家谱》记载:刘泽澜,邑庠生,在阜平入籍住王快镇。生三子:长子元声,字玉振,生子显亨、德成;次子元振,生子显祖;三子元蛟,字奎甫,廪膳生,继子显相。
家谱中对刘泽澜的记载
《阜平县志》记载:王快建于北宋末期,因旧址有一古槐,人称槐树王,故名王槐。后因清朝康熙皇帝去五台山进香路经此地题诗曰:“王到王槐王快乐……”,村名因之改为王快。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路经阜平县答应绅民请求,重新设置阜平县,县衙设在王快镇。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阜平县署从王快镇搬回阜平县城。1958年8月,王快水库动工修建,库区群众开始搬迁,有的还迁往石家庄、太原、大同等地。现在的王快只是水库边的一个小村。
王快水库
我曾在百度阜平吧发贴,寻找王快刘氏同族,现住北京的老哥刘吉成很快回帖告知:王快村东街有一刘姓大户,他就是这支的后代。2011年清明,吉成老哥回乡祭祖,查明这支刘家是由阜平县北果园迁入,看来和我们不是一支。我和吉成老哥的家族,都由山西洪洞迁出,最后落户阜平,重要的是我们都姓刘,茫茫人海中,我们彼此在网络中相识,这就是缘分。这次王快寻亲,我们又在阜平铁岭村相会,真是相见恨晚!
王快的搬迁,给我们寻亲增加了难度。吉成老哥给我提供线索:王快村附近庙南村原大队书记刘满仓一家可能可能和你们一支。家谱也曾记载:刘泽澜长子刘元声住阜平王快镇,后移庙南庄住。因此首先应去庙南庄。
庙南庄,地图上的名称是庙南北沟。距阜平县城西50里,在阜平至曲阳老公路南则。
4月3日我们驱车到庙南北沟,很遗憾,刘满仓已经离世,他的儿子又居住县城,我们只得在村中找刘姓乡亲,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祖先来自井陉,和石坊村刘家是一族,刘满仓在世时,曾和石坊村刘家有来往。我们来到庙南北沟刘家一处坟地,坟地在村南水库边,这里埋葬着刘满仓及祖上四代先人。在这片坟地东则,有一片老坟,已多年无人上坟了,据说是石坊刘家的,其后人已迁出庙南北沟,并委托庙南北沟刘家看管坟地。庙南北沟刘家更早的祖坟在村北笔架山,现在很少有人去了。
这里曾经是石坊刘家一处坟地,其后人已经迁移它处
可以肯定,庙南北沟刘家和石坊刘家是一族,是王快刘家的大门之后。王快刘家共有三门,另外两门现在何处?从血缘上讲。王快三门是向阳庄刘元儒的后代,到我这辈才是六服。王快村现属到阜平平阳镇,到平阳镇查询,无果而返。应该像石坊刘氏一样,为耕种方便,王快刘氏也应分三村居住,庙南北沟一门,王快一门,另一门也在附近,直线相距10——20里。因王快修水库搬迁,除庙南北沟一门,另外两门的确难寻,真是漫漫寻亲路!
4月4日,清明节,我们应邀到阜平县城望江亭酒楼参加家庭宴会。庙沟掌四人、石坊村四人、向阳庄四人,还有庙南北沟刘满仓之子,只是缺少了南安家人,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祖孙三代十三人共聚一堂。家宴由庙沟掌村刘国海老弟作东,辈分和年龄最大的刘朝如主持,大家共叙家事,追述先祖。我们刘氏后人,在外者为国效力,居家者汗洒黄土,当我们走到一块,举起酒杯,家族的深情厚谊已经融入这醇香的酒水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