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年,住在阜平县石坊村的刘家要娶媳妇儿。据说新媳妇儿不是很漂亮,一只眼还有毛病。刘家世代务农,在当地是普通百姓,为了光宗耀祖,把婚事办得热闹,他们想向阜平县衙的县官借用花轿,遭到县官的讥笑:一个平头百姓借县官的轿子娶亲,成何体统?
刘家遭到拒绝后,很是气愤,他们决定到老家井陉县北陉村请回祖传圣旨和鸾驾。八抬大轿抬着圣旨,十头骡子驮着半朝鸾驾,浩浩荡荡回到石坊村。
娶亲那天,刘家抬着圣旨,举着金瓜、钺斧、朝天凳,故意绕道县城,并鸣放十七声礼炮。按清朝礼制,十七声礼炮是王爷规格,县官听到炮声,惊慌失措,衣冠不整,急忙赶到北门迎接。县官到北门后,娶亲队伍已经过去,县官问周围百姓,才知道是石坊村刘家娶亲。县官猜想刘家必定有来历,回衙更衣后追到石坊村。
石坊村的刘家想起借轿一事,要报复一下县官,他们把放圣旨的大轿停在院子正中,院内地面铺上黄土并洒了一些水,县官进院后对着圣旨三拜九叩,弄得满身泥水,狼狈不堪,悄悄溜走。
封建社会,鸾驾是皇家专用,奖励有功老臣,只能是半朝銮驾。
半朝銮驾原存放在井陉县北陉村刘氏前后宅之间一座阁楼里,“文革”中被付诸一炬。
北陉村刘氏前后宅之间原有一座阁楼,半朝銮驾就存放在这里
銮驾图片之一:金瓜
銮驾图片之二:钺斧
銮驾图片之三:朝天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