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一年一度的考核总算结束了,经过述职、大家投票,结果出来了,象往年一样极少数人被评为优秀,其他的均为称职。
一位和我一样,同样是单位中层的同事,对考核的结果不太满意,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感觉比某某还尽力呢,结果某某是优秀,自己却是称职。每年考核结果出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
一直以来,我从不对这事放在心上,从内心里确实对这事的结果已经麻木了,弄个称职就可以了。
几年前,我开始负责主持现在部门的工作时,也曾踌躇满志把自己部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从制度到对下属的要求上都进行了大的改观,部门工作和下属的精神面貌都大有起色,得到了领导的赞赏。我自己也尽量做到谦恭有礼,不卑不亢,既不翘尾巴也不卑躬屈膝。
但是,我六、七年来从来没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自己当时也百思不得其解,也曾苦恼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永远不要把别人对你的评价看得太重,否则会大失所望。
其实,在工作生活里,我们都更愿意和有能力的人为伴。和有能力的人交往、在一起,有形无形中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和提高。但是,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担重任的人,往往不是最受别人喜爱的人。
因为,人际交往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同一个单位里,一方面希望能够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另一方面是大家还要从交往中得到对自我的肯定,如果你太优秀,则会让别人产生无形的压力,影响到对你的评价。为了维护自尊心,关键时刻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对优秀的人嫉妒,甚至中伤和排挤。
而那些不是太优秀的,反而没有这些情况,反而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社会就是这样的,我们很难要求别人一定要怎么样,遇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办法,也是最容易的事情。要明白别人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反而是因为做得太好了。
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得太重,也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幸福和价值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
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习惯,如果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就会感觉到出了问题,内心就会很郁闷,郁郁寡欢。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只要做到: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自我价值更不能由他人来评定和证实。相信不管在什么环境,自己那一方面都会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优秀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