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马氏庄园(原创)

(2008-04-17 16:05:22)
标签:

杂谈

 

前一段时间,省里来客人,学校领导让我陪同客人参观了马氏庄园。一直没整理这次的照片,今天整理了一下,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算是对本次参观的记录和交待吧。

其实,我对马氏庄园很熟悉。去年五一的时候,我与LG开车就去过一次。我的高中生活也是在那儿渡过的,当时那儿是安阳县一中,我在那儿上学的时候,我们女生住的是当年姨太太的房子,男生住的是绣楼。哈哈。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市西二十一公里处的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两广巡抚、光禄大夫马丕瑶的故居。

马丕瑶,清末安阳县蒋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曾任山西平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知州,太原府知府,山西、贵州按察使,山西、贵州、广西布政使,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及广西、广东巡抚等职。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八去世后,被光绪帝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文臣最高称谓)。

他一生克己守礼,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人称马青天。慈禧太后赐予马丕瑶寿字中堂;光绪皇帝赞他是百官楷模,并赐他头品顶戴。任广东巡抚后,时逢甲午战争之际,他呕心沥血,内修政治,外御倭寇,尤其是查办了大贪官李鸿章的长兄李瀚章,令人称道,但终因积劳成疾,73岁病逝任上。

 

据说有200多年历史的皂角树

马家当年用餐的地方

马家三女儿,与秋瑾齐名的女教育家马青霞故居,孙文写给马青霞的巾帼英雄的大匾悬于卧室大梁之上.

 

马氏庄园建于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分南、中、北三个区六路计21处院落组成。南区一路,坐南朝北,五重院落,现在开辟为民俗文化博物馆;中区四路,坐北朝南,由东到西依次是家庙,读书楼,马丕瑶长子马吉森、女儿马青霞、马丕瑶本人、次子马吉樟的府邸。其中他们的四个府邸都为四合院组成,均开九个门,自前向后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前门、中厅、后楼九门相照的格局。每院前半部分对外迎接宾客,后半部分为内宅。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其建筑形式以硬山顶为主,悬山顶与卷棚顶次之。屋脊和垂脊均有兽头,俗称五脊六兽。院落均为青砖铺地,青石台阶。各房正门为四扇隔扇门,上部为八方锦棂格。房间内雕花门隔断,油漆彩绘,方砖铺地。

整个建筑恢弘大气、精雕细刻、有着清一色的古老青砖绿瓦,精致而唯美的雕梁画栋,风味讲究的建筑格局,更有传统风水学的印证。

慈禧太后御书的巨幅寿字中堂

 

据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曾经在马府里住过,现存有慈禧太后御书的巨幅寿字中堂和光绪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司令部也曾驻扎在这里。

                  龙抱槐,传说摸一下老槐树就能官运亨通,学业有成。

 

 

                   马家古井,现在依然在使用

    一座古老质朴又不失恢弘大气的庭台楼阁,一幅近代中国的浓墨重彩历史画卷。马氏庄园与山西晋商庄园相比,规模与精美程度均无不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