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饶益寺;蓬溪鹫峰寺塔


遂宁蓬溪县鹫峰寺塔坐落在蓬溪县白塔公园内,鱼和先生2020年9月1日去时,白塔公园还处于建设当中。鹫峰寺塔地处鹫峰山巅,塔身挺拔秀丽,远观近瞻皆令人心生愉悦。饶益寺地处偏僻,新修的必经之路,还处于刚开工阶段。由于去之前下过雨,车轮碾过,泥沟纵横。饶益寺在射洪县通济山山腰,进山路狭窄曲折,好在车辆少。饶益寺木构建筑古拙、沧桑,原生态的处境让人生怜。


鹫峰寺塔,位于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白塔街鹫峰山,全名“鹫峰寺禅院佛顶舍利宝塔”,当地人称之为“白塔”。国六。该塔建于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塔坐西向东,为方形十三级楼阁式塔,砖石结构,通高36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方形须弥座塔基,塔身每层各面辟三间,砖砌仿木倚柱、斗栱等。塔身二层以上每层各面均开佛龛三个,以供佛像和采光、通风。塔内有石阶盘旋至顶。各层塔室均辟佛龛且所奉不同。塔刹为宝瓶葫芦顶。蓬溪白塔被梁思成先生收进其专著《中国建筑史》。(鱼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鹫峰寺塔,乃塔因寺名。《蓬溪县志》载,寺早于浮屠。始建年代不详,毁于元末战火,惟塔独存。明宣宗时期重建。梁思成先生考察时,明宣德年间重兴的鹫峰禅寺仍规制整然,有牌楼、天王门、大雄殿、钟鼓楼、兜率殿及后堂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建蓬溪县人民医院,鹫峰禅寺不存。






↓射洪县饶益寺

饶益寺,坐落于射洪县通济山山腰。国七。建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进行较大规模扩建。该寺坐西向东,呈四合院布置。有照壁(新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皇殿)并观音殿,大殿左右有跨院。右跨院有观音殿和厢房,左跨院有罗汉堂。饶益寺大殿端丽,各殿脊饰可观。弥勒殿、大雄殿、玉皇殿、观音殿内有清末绘制壁画,这些壁画均为墨画,内容通俗易懂,画风明快。饶益寺内各殿佛像皆为1985年后请奉。

↓饶益寺山门为牌楼式,木坊飞檐翘角,斗拱不错。次间木额题“是禅林”、“金粟林”,传为董其昌书。

↓饶益寺弥勒殿门匾额题“饶益禅林”。山门与弥勒殿之间的一进院右侧有一座1991年立的普同塔。

↓山门内左右有护法


饶益寺内现有清末绘制墨彩壁、板画三十余幅,内容多为禅林隐逸和民间故事。画面简洁,寥寥数笔,人物呼之欲出。

↓饶益寺大殿

↓在大雄殿回拍天王殿和左右厢房。这些建筑的屋脊饰很出色。
饶益寺大雄宝殿建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为抬梁式梁架,明间前金柱间屋内额下有墨书题记“维大明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屋脊为砖胎灰塑脊,中堆为五层宝珠,二龙绕围屋脊。



↓梁上彩绘保存完好,图案清晰。殿内主尊为三世佛。

大雄殿内两壁原有壁画,可惜毁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猜测是清末大修时,彩绘。




↓观音殿前廊椽柱上有墨书题记。
↓观音殿内墨彩壁画被佛龛挡个严实。

观音殿所在的跨院

↓饶益寺大殿左侧为1985年建的罗汉堂,堂前入口处有一通清光绪年间重修碑,碑有残破。通读碑文对饶益寺寺史有大致了解。

↓这是鱼看过的最寒酸的罗汉堂。就是南北两座厢房。

↓罗汉堂建筑之间为千手千眼观音阁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