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寿要以健康为前提

(2022-04-11 09:10:09)
标签:

转载

健康长寿是人人追求的目标,我也不例外。不久前我还说: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追求,什么年龄干什么样的事,中青年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作为古稀之人,我追求的是:生活规律,饮食均衡,心态良好,坚持运动。活到百岁不是梦,无疾而终圆人生。这是我人生追求的最后一个目标,我想活着看到建国一百年,中国复兴梦的实现。可最近我看到周围几个同学朋友的惨状,让我有了新的感悟,人不能太长寿,特别是失去了自理能力之后,活的太久,自己受罪,儿女受累。长寿是数量,健康是质量,没有质量,数量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1,初中同学君,人长的漂亮,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也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没想到晚年却很惨。本人患肺癌,做过一次手术,后来头部发现有肿瘤,第二次又做手术。姐姐得脑梗,虽然生命无碍,但落后遗症靠双拐杖走路。她的一个弟弟也患重病。父亲已去世,老母亲95岁了,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需要喂,可姐弟三人都独立承担不了照顾母亲的重任,只好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一个月5000多元护理费,母亲自己退休金一月不足三千元,姐弟三人只好轮流为母亲每月补交差价2000多元,还得轮流去看望。活到95岁应该算长寿,可不能自理,这样没有健康的长寿,给子女带来了多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啊。
2,一位古稀之年的女博友,老伴比自己年长十多岁,已经是耄耋之年,以前都很少做家务,别说年龄这么大了,自然是博友辛苦照顾,如果就老两口还可以,问题是博友的母亲已离世多年,老父亲已经96岁了,也是依靠她照顾,这等于是一位古稀小老人,照顾两位耄耋之年老老人,三位老人吃饭口味还不一样,博友只能委屈自己,做饭时顺应两位老人的口味。正常两位老老人不生病住院时,博友赶集买菜做饭,给两位老人洗衣洗澡,打扫卫生,虽然辛苦劳累,日子还能凑合,可年龄这么大稍微注意不到,难免会生病住院,如果有一人住院那就更惨了。我看这位博友写的文章,自己多天一直头晕,甚至还晕倒在地过一次,去医院检查,有怀疑心脑血管疾病的,有说是上火引起的,还猜测是耳鸣引起的,说到底还是过于劳累引起的。自己也那么大年龄了,再照顾两位老人,身心俱疲,能不累出病吗?看了她那文章,让我担心又心疼不已。
3,还有一位女博友,也虚岁七十了,老伴七十六岁,她母亲90岁,婆婆97岁,还骨折卧床不起,同样是两位古稀老人伺候两位耄耋老人,辛苦至极。博友自己腿疼,连楼都下不去了,只好在阳台上见见太阳,这种情况下,还得坚持帮助老伴照顾两位老母亲,她如果一点都不帮,老伴负担就加重,时间长老伴身体也累垮了,这个家就更麻烦了。以前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活九十不稀奇,但这个九十岁一定是健康的,不能让70多岁的老人再去照顾90多岁不能自理的老老人。70多岁的人能够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增加负担就很不错了。
我们早上经常在一起做伸筋拔骨操锻炼的人中有一个马师傅,1932年生人,他经常骑自行车到公园,把车放在门口,走路进公园做操,他能骑自行车,但走路有点蹒跚。他退休后不久就开始做这个操,坚持了近30年,老伴和他同岁却因脑梗卧床不起,他每天来做操时,都带一个饭盒,早上老伴两人都是买早餐,豆腐脑,胡辣汤,八宝粥,油茶,轮换着买,像马先生这样的90岁长寿老人,健康能自理,还能照顾老伴,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这样的长寿才有意义,所以说,长寿要以健康为前提。还能坚持多久?这位半戴口罩的老人就是坚持做伸筋拔骨操近30年,已经90岁的马师傅。疫情期间公园封闭,我们不得已挪到这个地方锻炼。
我个人认为退休后60到70岁这个阶段,如果没有病,正常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单位需要,自己愿意,可以继续工作发挥余热。不然就到全国各地去旅游观光,国内游完去国外,或者上老年大学学习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文学诗词摄影等课程,在家种花养草也行,总而言之,只要能愉悦身心,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随心随意做什么都可以。
70到80岁这一段,外出旅游已经力不从心,特别是出国游,旅行社就不太欢迎,爱好的事情有些可以继续做,但有些做起来也吃力,不过正常情况下不患病,应该是赶集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些家务活还能干,也就是说,干别的事情受限,但生活还完全能自理,就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能有幸活到马师傅90岁的年纪,80到90岁这个阶段,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些家务活做起来已经很吃力了,但吃喝拉撒还能正常,这叫能半自理,这个阶段,可以考虑请保姆居家养老,或者去养老院生活。
90岁以上如果有病,卧床不起,连吃喝拉撒都得有人伺候,甚至老年痴呆了,连亲人都不认识,也就是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这个时候活得没有一点质量,自己受罪,亲人受累,没有尊严,还不如早些告别人间去天堂。从这方面说,有些国家实行安乐死还是比较人道的做法。
其实人出生是父母的事,我们一无所知,死后是子女的事,我们无从得知,都是被动的。生是启程,死是归程,中间生活的几十年是过程,只要这个过程你生活得有意义,问心无愧,死又何妨?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
记得有个朋友说过,我不怕急性心梗但害怕脑梗,急性心梗平时没什么痛苦,一时不慎,几分钟就拜拜了,一没有太多痛苦,二不给子女添麻烦,三不给国家增负担,一了百了。可脑梗的后遗症常常是偏瘫,不能自理卧床不起,甚至还成了植物人,会给家人拖垮拖穷,最后人财两空,这是最痛苦最不堪的死法。
所以,我给儿子交代,如果我得了不治之症,或者自主意识丧失的病,顺其自然,不要治疗也不要抢救,早见上帝最好。如果儿子不忍心,只要我清醒,那我就绝食离去。当然,我现在积极锻炼身体,注意保健养生,保持好心态,所做的努力是希望无疾而终圆人生,就像我的姥姥一样,自然油尽灯灭,今天晚上睡下,明天早上没有醒来,那将是我前辈今生修来的福气,因为我不想要没有健康的长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