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做好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分析报告

(2025-09-10 09:40:36)
标签:

抽查控制理论

监督抽查

风险监测

分析报告

叶永和

分类: 学术论文

摘要: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抽查结果进行分析,该分析可以为有关单位降低产品风险提供依据。风险监测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除了符合抽查规范外,必须有充足的监测数据,分析应符合抽查的本质与要求。以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为例,做好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报告要有针对性,避免凭个人的认知下结论,从而影响风险监测的分析方向,产生分析偏差。

 

风险监测是监管部门经常使用的监管方式之一,应用非常广泛,为有关单位开展产品质量整改与降低风险提供依据。正确做好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分析报告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对在监测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风险分析时,应遵循其抽查规范,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降低产品质量风险的建议要符合实际情况。

1风险监测抽查分析

抽查是通过对获取样品的检验来判定抽查产品总体的质量情况。根据抽查目的的不同,抽查可分为监督抽查、验收抽查、交易抽查等。风险监测抽查属于监督抽查的范畴,其结果分析报告除了统计数据要全面准确之外,还应遵循监督抽查的规范,否则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

1.1监督抽查

国家监督抽查标准[1-4]对抽查判定的错判风险概率规定为0.05,而对漏判风险概率没有规定,通常很大。监督抽查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样品数量很少、一般都不进行全项目检验,它只能判定抽查产品总体不合格,不能判定为合格。这是因为监督抽查设置的判定方案是根据概率论的小概率事件原理[5],其结果是样本(样品的集合)不合格可以肯定抽查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不合格,而样本合格是不能判定其质量水平合格,只能说未发现该抽查产品总体为不合格总体。二是不能仅凭样品出现不合格就来断定其风险,它只能说有这种质量风险存在的可能。样品发现有质量风险问题可能是系统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偶发现象,这种质量风险问题是否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抽查认定与分析统计。三是监督抽查的作用是给被监督者营造一种监督压力,督促被监督者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也为是否存在质量风险问题提供判定的方向与可能。

1.2监测依据

监督抽查的依据是产品标准,但不完全与产品标准相同,它不是来确认抽查产品总体合格,而是寻找不合格产品总体,以达到能精准打击的目的。而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是顺带的作用,它需要后续抽查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因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每年都会结合当前产品质量状况或可能存在问题,出台各类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从已颁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内容规定来看:一是检验项目都不是全项目,它比产品标准规定的项目少得多;二是抽取样品数量基本上不是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6]。换言之,风险监测抽查的依据是以产品标准为基础,结合监督抽查特点与实际要求的结果。

1.3结果分析

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7]。抽查分析报告是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抽查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它既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归纳,也要根据其特点找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原因,其目的是帮助生产企业消除此类现象的再一次发生,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比如,当抽查发现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内部布线不符合要求时,分析报告不但要告知问题产品在抽查中占比是多少,最好还能找到发生内部布线不合格的原因、风险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发生等,并给予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从而消除因充电器内部布线不合格而造成的不安全问题,有效地杜绝风险。

2依据的选择

不管是什么样的抽查,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与依据。比如,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风险监测有国家强制标准GB 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产品标准》)[8],也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9],还有监管部门根据实际产品质量状况来选定与增添的检验项目。这样既有科学的依据与方法,又能反映监管部门监管的思路与要求,同时还能体现风险监测抽查的特点。

2.1《产品标准》的检验项目

《产品标准》规定检验项目包括:机械安全及结构5项(即外壳冲击、跌落、振动、结构、内部布线)、电气安全9项(即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电气强度、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防触电保护、非正常工作、熔断器、充电参数、电源软线及输出线、接地措施)、环境适应性5项(即低温、高温、恒定湿热、防异物侵入、防水)、发热与热失控4项(即温升、超温保护、过充切断、延时切断)、输出接口安全性、耐热及防火阻燃4项(即耐热、灼热丝、垂直燃烧、针焰)、发射3项(即端子骚扰电压、30 MHz100 MHz频段内的发射、谐波电流)等,共31项。

2.2《实施细则》的检验项目

《实施细则》规定检验项目包括外壳冲击、跌落、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电气强度、防触电保护、非正常工作、超温保护、过充切断、延时切断、耐热、灼热丝等11项。

2.3监管部门增加的检验项目

风险监测的依据除了选用《产品标准》与《实施细则》规定的检验项目外,实施监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当前其产品的质量要求与实际情况自行增加《产品标准》与《实施细则》以外的检验项目,以达到监测的目的。比如,可以增加生产日期标注(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标准》于202371日起实施,但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生产企业应该标注生产日期,以显示是否遵循过渡期的规定),以及团体标准T/CDQ0012023《蓄电池充电器》引用标注等检验项目,使风险监测更有针对性,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的作用。

3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风险监测分析应结合监督抽查的特点与要求,要有针对性,要结合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述。

3.1分析应具体化

在实际监测中,“内部布线”问题出现较多。风险监测分析报告应该明确地告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布线不合理、柔性软线未固定、没有保护措施等,以及分类情况和各占比大小。对于这些“内部布线”不合格问题,风险监测分析报告要进一步分析是哪种“内部布线”不合格,容易造成短路、漏电的风险问题,应有证据指出布线不合理的根源、哪几条柔性软线必须固定、哪些导线应加套管进行保护等。因为,不管是哪种不合格的布线,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如果不针对实际监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述,那么风险检测分析报告将起不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3.2分析与数据要相辅相成

风险监测分析既要述说发现什么问题,又要告知这些问题所占比大小,还要分析其风险程度的高低,包括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随机因素造成的,还是系统因素造成的。比如,分析报告仅指出监测中发现了潜在风险,以及该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没有分析是随机因素造成的还是系统因素造成的,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换言之,风险监测除了说明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外,更重要的是分析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程度情况。风险监测分析报告不能把个例当作普遍现象进行说明,扩大了问题的严重性,更不能把普遍现象一笔带过,使风险监测失去作用。这一点是风险监测分析报告的最应注意的要点。

4做好分析的几点建议

风险监测分析报告,既要符合抽查特点,又要有具体监测数据说明,使分析结论有依可循。否则,分析报告就会成为个人臆断,从而影响分析判别的正确性。

4.1掌握抽查控制理论

风险监测抽查要弄清风险监测的特点、性质与方法,不能与其他抽查混为一谈。分析报告要符合监督抽查的内涵,遵循抽查控制理论,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分析论述。

4.2数据统计必须完整

抽查获得的数据是分析基础,统计不只是总体一个数据,各种问题的分布也应交代清楚,使分析论述有依据可查。否则,分析报告就会给人不严谨、缺乏数据支撑的感觉。

4.3项目选择应准确

风险监测分析报告应对检验项目选择进行说明,尤其是风险监测抽查。分析报告要立足于抽查发现的问题,那种教科书式的全面分析论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无法起到降低与消除风险的作用。 4.4建议要切合实际 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生产企业的建议,风险监测分析报告应该言之有物,符合客观要求,杜绝泛泛而谈,以确保建议能得到实际应用。

4.5提高分析人员业务水平

风险监测分析人员除了熟悉检验技术方法外,须深入生产企业,掌握与了解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制造原理、生产环境、产品属性,熟悉其生产工艺、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分析报告变成教科书式的论述。

5结语

风险监测抽查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它除了能够准确选择检验项目与判定抽查总体是否合格外,还能够通过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风险程度进行判别。而风险监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验证过程,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与方法,都应遵循风险监测抽查特性,不能把个例当作普遍现象,扩大了其严重性,也不能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置之不理,使风险监测名存实亡。风险监测分析人员应当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正确把握风险监测分析思路,从而确保监测项目设置与检验数据始终服务于风险量化评估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2828.42008[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8.

[2]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2828.1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8.

[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量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对均值的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6378.42018[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8.

[4]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GB/T 288632012[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3.

[5] 于振凡,等.抽样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28-33.

[6] 叶永和.论监督抽样数量n的“合理需要”[J].中国测试技术,2008(4):44-48.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369-370.

[8]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GB 422962022[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22.

[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服务器等147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Z].2024-05-23.


(刊登在《中国自行车》2025年第5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