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判定的依据与方法
(2025-05-14 14:03:30)
标签:
叶永和文胸监督抽查产品标准实施细则 |
分类: 学术论文 |
摘要:以文胸产品为例,分析了产品标准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如何正确应用产品标准与实施细则来开展文胸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建议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与单位在执行文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时,应遵循产品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规定,以确保监督抽查判定结果的正确性,并符合监管工作的要求。
0
产品标准FZ/T
文胸标准与《文胸细则》在工作目的与要求上存在差异。《文胸细则》是专门为监督抽查而制定的技术规范,它体现了监督抽查的特点与功能,并非文胸标准的简化版本。因此,在理解《文胸细则》时,应从监督抽查控制理论及监督目的出发,并遵循监督抽查的特点来落实《文胸细则》的规定。否则,可能会导致监督抽查判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1 文胸标准的构成与规定
文胸标准是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文本,它是生产合格文胸产品并确保其质量水平的依据。文胸标准的构成包括以下8个方面: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型号和规格、要求、试验、判定规则以及产品的使用说明。其中“要求”部分规定了文胸产品的最低质量指标,也是判定文胸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判定规则”部分规定了判定文胸产品或文胸批产品质量的方法与程序。
2 《文胸细则》的作用与目的
《文胸细则》是以文胸标准为依据,并结合监督抽查特点而制定的抽查工作程序,用于指导监督抽查工作。然而,《文胸细则》与文胸标准有所不同,它仅判定核查总体是否,而不判定其是合格,这突显了监督抽查的特点。
根据国家监督抽查标准[3-6],监督方案通过样本(即样品的集合)不合格来判定核查总体不合格,其错判概率规定为0.05,以确保判定监督总体不合格的准确性。然而,这并不能保证监督总体合格,因为漏判概率非常高。监督方案的设置是基于概率论的小概率事件原理[7],其作用与目的是查找并准确判定监督总体不合格,从而将监督抽查变成悬在生产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3 文胸标准与《文胸细则》的区别
在监督抽查工作中,应了解文胸标准,正确把握《文胸细则》的规定,以充分发挥监督抽查的功效。文胸标准和《文胸细则》的区别比较,如表1。
表1
内容 |
文胸标准 |
《文胸细则》 |
样品数量 |
内在质量每项检验一次的量;外观质量为基数1%~3%,数量≥20件 |
6件(4件检样、2件备样) |
检验项目 |
内在质量9项: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外观质量3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表面疵点规定,共计12项 |
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共计8项 |
结果判定 |
既可判定合格又可判定不合格 |
只能判定不合格,不能判定合格 |
判定设置 |
内在质量有一项不符合,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外观质量的不符品等率≤5.0%,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符品等率>5.0%,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
8项目检测符合要求,不判定合格;有1项或1项以上不符合,判定不合格;如出现5种细则规定情况,按照细则规定进行判定 |
3.1 检验判定的结论
根据抽查控制理论,文胸标准对文胸批产品的判定主要起到概率把关的作用,即通过判定样品,以概率大小来推断文胸批产品是否合格,而没有一个确切的考核质量水平值要求。相比之下,《文胸细则》不仅可以判定文胸产品不合格,还可以判定监督总体的文胸不合格,但其无法判定合格。
3.2 检验项目的确定
文胸标准规定了12项考核质量指标,全部符合要求即可判定检验的文胸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而《文胸细则》规定了8项考核质量指标,即便这8项都检验通过,也不能判定合格,因为8项合格并不等同于另外4项也合格,更不能说监督总体的文胸合格。监督抽查查不负责证明产品合格,其目的是查找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事实,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消除风险、杜绝产生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以最小的监督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监管效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3 判定规则的设定
根据文胸标准,单件样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判定文胸样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果内在质量中有1项及1项以上不符合,或外观质量的不符品等率在5.0%以上的,判定抽查文胸批产品不合格。
《文胸细则》规定,在8项中1项及1项以上不符合时,分5种情况进行判别:
(1) 若其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文胸细则》规定要求,应按明示的质量要求进行判定;
(2) 若其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文胸细则》中强制性标准要求,应按强制性标准要求进行判定;
(3) 若其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文胸细则》中推荐性标准要求,应以明示的质量要求进行判定;
(4) 若其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文胸细则》中强制性标准要求,应按强制性标准要求进行判定;
(5) 若其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文胸细则》中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 文胸标准与《文胸细则》的结果判定
文胸标准规定了判定文胸产品合格与否的考核方法,但没有给出一个考核文胸批产品合格与否的质量水平值。它采用一次性抽查判定概率来判定文胸批产品合格与否。如果生产企业要有效控制文胸批产品质量,可以依据自身能力与技术,或与交易方商定的考核质量水平值,或根据《文胸细则》规定的抽查方案反推得到的考核质量水平值,然后从国家验收抽查标准[8]中检索出系列抽样方案对文胸产品进行连续逐批抽查验收。换言之,尽管文胸标准没有设置严谨的文胸批产品判定规则,生产企业仍可以对文胸质量水平进行控制,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文胸细则》判定不合格,并按照被抽查基数对生产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从而督促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因此,监督抽查的样品数量不仅满足检验需求,还反映监管部门对监督总体质量水平的要求。例如,根据监督抽查判定原理,抽查2件可以判定监督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超过2.5%、抽查4件可以判定监督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超过1.3%、抽查6件可以判定监督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超过0.85%,等等。换言之,监督抽查的样品数量是不能随意确定,不同的样品数量对应着不同的监督总体质量水平要求值,这是监管部门综合考虑现实产品质量情况与监管要求的结果。
5 结论
《文胸细则》既是行政行为的准则,又是技术方法的规定,还是监督抽查的指南。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与单位应结合文胸标准,严格按照《文胸细则》执行,开展对文胸产品的监督抽查。文胸产品的合格与否与试验方法应以文胸标准为依据,而抽样数量与判定规则必须按照《文胸细则》的规定执行,不能混 为一谈。如果在执行《文胸细则》过程中遇到问题或与文胸标准不一致时,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与单位应根据监督抽查控制理论及监督抽查目的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避免顾此失彼,造成判定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FZ/T37021-2017 文胸[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8.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织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Z].2024-05-23.
[3]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828.4-2008
[4]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828.11-2008
[5]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6378.4-2008
[6]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8863-2012
[7]于振凡等.抽样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28-33.
[8]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828.1-2012
(刊登在《纺织检测与标准》2025年第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