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他
(2024-03-09 17:00:08)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班长小哲,他是个内向腼腆的男孩,班级里有事儿他也总是“缩”在后面不说话,但凡需要帮忙,他也不是那么积极,正是这样子的表现,让我一度以为他并不能胜任班长这个职务。平日里我在教室批作业,总会听到值日小组长组织大家打扫卫生的声音,每逢星期四我的延时课上总不见有值日生打扫卫生,起初我总会提醒下,这时小班长就会站起来让他们组的值日生动起来,久而久之,我有时候会忘记提醒,然而我一旦忘记,那么星期四的值日也就“黄”了,因为这件事,我与小哲沟通过好几次。这不,又是一个星期四,他总算是记得了,但有同学反应垃圾桶四周全是垃圾,有些小组也并没有打扫。听到这儿,我气不打一处来,喊来了小哲询问情况,但他支支吾吾,竟然也说不清楚。要知道开学已经三周了,照理说值日生应该是非常明确了。于是,又因为值日生的问题,我再次和小哲进行了沟通。
这个小班长真的是我从教以来,见过最稀里糊涂的班长了,但令人欣慰的是,每逢你提出意见,他总能虚心接受,并尽力去改变。其实,有时候是我们给“班长”这样的职位划定了一个模样,如果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就会变得失望而焦躁。其实,正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或许在生活方面,小哲的处理能力确实需要去提升,但在其他方面他也有一些闪光点值得我们记录。
这不,班级的阅读分享,他作为第一个,我原本以为他仍旧会呈现忸怩的状态,但当看到他自信站上讲台,又从容不迫的讲着寓言故事时,我知道这背后一定有练习与付出,但他的表达还是让我忍不住发出了赞叹,我在阅读活动中看到了另一个他。这个他是那么的自信,全然没有了被我“批评”时的那份不安与难过。我想,教育本身就是这样子,如果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个体,那么教育又该走向哪里呢?小哲的故事还会发生,或许他并不是完美的小孩,但这并不妨碍另一个他是优秀的,我们需要全面的看待孩子,知道他的长处去挖掘,看到他的不足去帮助,这样才能让师生关系走向更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