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最近孩子们青春期似懂非懂的样子让大家比较担心,所以心理课上,老师给孩子们看了一部电影叫《青春变形记》。起初只是看了一个片段,但我发现孩子们比较感兴趣,所以利用语文课又进行了整部电影的观看。在换看完电影之后,我邀请孩子们撰写读后感。我非常惊异于大家的表达,虽然这部电影传递的就是青春期,孩子对于情绪的一种控制。但是在孩子们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这一观点。
电影主人公美美会在发怒的时候,变成一只红熊猫,孩子们觉得这非常有意思。其中有一个同学说道:“我认为每个人心中其实都藏着一只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大红熊猫。这也好比是我们内心的情绪。可一定要记住,我们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这个尴尬的青春期肯定会有很多不被预测的事或者麻烦发生。当我们遇上了这样的麻烦,一定得去面对。正如电影中的美美一样,她最后能成功靠的就是朋友、家人,而我们也并不仅仅是一个人,“这个麻烦”需要被理解,需要包容,需要开导。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好那个阳光开朗,最原本的你吧。”
当读到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时,我是开心的,因为我觉得孩子们能够在电影的背后感受到青春期情绪变化所带来的“麻烦”,也能在电影中获得启迪,比如去寻求朋友的帮助、去父母有笑沟通,我想这也是电影课程所带来的意义。而其中关于小L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年疫情,停学上网课,小L妈妈打电话给我,生气的告诉我,孩子不听话,偷偷玩手机,还不写作业,让我要“惩罚”她,并且要让她把保证书读给我听。听着这位母亲絮絮叨叨地诉说前因后果后,我的内心是有一些害怕的,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又不善于沟通。所以,对于妈妈这样有些过激的,甚至伤害她自尊心的告状行为,我是并不赞成的。但我又不能直截了当的告诉这位已经有些情绪失控的妈妈。我只能耐着心的听她打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并告诉她应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和孩子之间这样的冲突。后来她也会陆陆续续给我打电话,或者向我倾诉孩子的一些小情绪。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会和她耐着心的讲一些小方法、小窍门,或者说着我自己经历的一些小故事。当然,我也时常会拉着L的手到操场上去逛一逛,听一听她内心的烦恼,我会鼓励她与妈妈多沟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我发现小L的脸上多了一份笑容。这一次写观后感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她就写到了自己曾经“青春期”和妈妈之间的小矛盾。她说现在自己和妈妈已经成为了闺蜜。我将作文也拍给了孩子妈妈,妈妈也是满心骄傲地告诉我,现在她和小L就是闺密,就是朋友,无话不谈!
听到这样的回复,读到这样的故事,我满心欢喜,我想这便是教育的意义!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希望我能成为这段时光中的摆渡人,与他们一起携手,奔赴更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