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读后感
(2022-08-31 19:49:57)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本期共读《列子臆说》,《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道”随顺万物,尊重万物的差异。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在这本书中南怀瑾先生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这些似乎与写“教育叙事”的我们更为契合。
在阅读整本书时,你不得不佩服于南怀瑾先生对《列子》的故事富有见解的发挥,先生涉猎广阔,清晰、有意思地阐释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名利、公私等问题的理解。其实,这也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道家对动物的平等观。
这里认为一切的生物都有它的语言,有它的生态,只是我们后世人不懂。但我们祖先们都懂,而且认为它们也懂得修道,也有它们的秩序。人修道的生活方式是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活得好,活得长久,没有病,不会死亡。我们中国民间小说里的狐狸、狗可以成精,我们人类叫它妖怪。其实那是动物修道修得的成果。所以书里认为我们人类太傲慢,看到其他生命修道成功了,说那是妖怪,我们人修道成功就是仙佛,但其实也是妖怪吧!所以有关中国文化的很多书籍,有着智慧的启迪。
此外,我们人类常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其实那是自己吹牛的话,那些牛猪鸡鸭,看我们人是坏透了,专门吃它们。尤其是牛,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吃牛,可是牛没有反抗过,牛皮给人穿,肉给人吃,牛奶给人喝,人类还把牛奶变成干的,每天还冲一杯呢。其实道家将人归为五虫之一,称为“裸虫”,意在指明人与其他动物是平等的,并非万物之灵长,人类没有资格凌驾万物之上。其他动物来到世间尚还携带衣服(皮毛或鳞甲),而人类生来光裸,这也说明只有人类进化的过程是向自然和万物索取的过程。自然万物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大前提,人类是向自然万物讨生活的。这些也都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才慢慢明晰的。
自然万物是人类生存的大前提,所以人类应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如果人类文明的规则与自然的规则产生较大的冲突,人类文明将会被自然惩戒或毁灭,《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给予我们的启迪。但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越来越喜欢吃肉食,但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负担。从人的进化过程长期来看,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是有一定比例的,在选择这个比例时特别要遵循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不能因为口腹之欲或认为肉食营养而盲目摄入肉类食品,一定要记住人选是不能代替天选的,在这一方面还确实格外慎重,否则每次看体检报告,还不得心惊肉跳。
天地所成,而汇成人类,以环境塑造,一方水土一方生灵。以上文字想到哪就写,完全没有逻辑,也是读了《列子臆说》的一些感悟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