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灯塔拾趣-说说那些白色建筑后面的彪悍故事(十)

标签:
灯塔lighthousewhalersbluff澳洲河水洋洋 |
分类: 行路匆匆 |
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人和俄国人在中亚地区(主要就是阿富汗)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甚至一度到了战争的边缘。这让孤悬海外的澳洲人很是紧张,担心成为北极熊的出气筒。这种恐惧在1885年5月达到顶峰,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讨论俄国人入侵的时机和地点问题,甚至有谣传说,俄国人的军舰已经在外海守候,随时都会出击。在这种情形之下,灯塔看护人也被分派了了望敌情的任务,在Cape
Nelson的灯塔还保存着当年的一台巨大望远镜,长度超过两米,据说可以清晰分辨30公里外的船只。
望远镜的作用毕竟有限,大家很快意识到大炮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于是各个殖民地城镇很快又掀起了修建炮台的高潮,Portland当然也不能免俗,为了修建炮台,Portland人甚至不惜挪动灯塔的位置。在Portland港入口的地方,有一座1859年的灯塔,它是维多利亚最早的一批灯塔之一,因为灯塔所在位置视野绝佳,是控制船只进出港口的咽喉要地,1889年当局决定在那个位置修建一个炮台,为了给炮台让路,就把这个灯塔迁移到附近的Whalers Bluff,拆迁的理由十分牵强,说是新的位置更加安全一点,不容易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其实真正的理由恐怕是担心敌人袭击炮台的时候,灯塔起到指引攻击方向的作用。不管怎样,这个灯塔还是被拆了,然后又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到新的地点重新组装起来。灯塔看护人被告知必须对炮台施工情况严守秘密,并且禁止任何从灯塔的位置拍摄炮台。俄国人终究没有来,炮台也渐渐失去了军事意义,只有灯塔还在那里默默地为过往船只指引方向。
望远镜的作用毕竟有限,大家很快意识到大炮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于是各个殖民地城镇很快又掀起了修建炮台的高潮,Portland当然也不能免俗,为了修建炮台,Portland人甚至不惜挪动灯塔的位置。在Portland港入口的地方,有一座1859年的灯塔,它是维多利亚最早的一批灯塔之一,因为灯塔所在位置视野绝佳,是控制船只进出港口的咽喉要地,1889年当局决定在那个位置修建一个炮台,为了给炮台让路,就把这个灯塔迁移到附近的Whalers Bluff,拆迁的理由十分牵强,说是新的位置更加安全一点,不容易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其实真正的理由恐怕是担心敌人袭击炮台的时候,灯塔起到指引攻击方向的作用。不管怎样,这个灯塔还是被拆了,然后又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到新的地点重新组装起来。灯塔看护人被告知必须对炮台施工情况严守秘密,并且禁止任何从灯塔的位置拍摄炮台。俄国人终究没有来,炮台也渐渐失去了军事意义,只有灯塔还在那里默默地为过往船只指引方向。
灯塔周围已经变成了一个Reserve,草坪修建得非常整齐,灯塔周边种满了漂亮的花草,灯塔的门也刷成了耀眼的红色:
灯塔看护人的小屋已经出售,变成了一个B&B,不过旁边已经为普通民宅包围,少了许多灯塔小屋特有的孤傲气质。B&B的招牌:
石砌的小屋依然散发着19世纪民居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