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能撑死人吗?
(老年人饮食要“先饿而食”)
蒸包子是母亲最拿手的厨艺了,在我们老家大人小孩都爱吃母亲做的包子。就在2005年4月19日的那天,是妹妹的生日,母亲特意为妹妹过生日蒸了一锅包子,皮薄大馅,鲜香可口。因为太好吃了,我们都吃撑了,父亲也比平常多吃了半个包子,还夸奖母亲:“老太婆蒸包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我们多吃点。”没想到的是,父亲在一个小时之后,站在洗脸盆前,低头洗脸的时候突发脑卒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时还没有学习营养知识,只知道多吃就会对身体好,对孩子而言多吃就能长大个,对老年人就会不得病,身体好。今天通过学习营养知识,才知道身体健康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吃的越饱越好。我们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呢?
早在元朝时期,著名的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就在他的《饮膳正要》中告诉我们“故膳养性者,先饿而食,食勿令饱;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这些都是宝贵的饮食养生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养生之道。
第一、要养成一个膳食养生的好习惯,不要等饿了在吃饭,要在感觉饿了之前就要吃饭。因为在我们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规律的,一般食物在人体中从口腔进入,到消化吸收的过程是在4—5个小时左右,然后再进入下一次的进食、消化、吸收的过程,就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周而复始的原因,它是维护我们人体的生命,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源泉。
第二、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量,八分饱就可以了,按食物的消化规律,每日三餐,两餐之间适当加一些零食、水果即可。如果吃的过饱,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相对呈缺血状态。如果老年人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脑卒中的几率增加。我父亲就是因为多吃了半个馅饱子,再加上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原因,吃饱饭后,不久又去洗脸,就在低头的时候,大脑由于供血不足,导致脑卒中而亡。如果那时我懂得一点营养知识,如果那次让父亲少吃半个包子,如果不是低头洗脸,我的父亲不至于那么早的离开我们。
第三、如果实在掌握不了吃八分饱的准确量,我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到还没有饱,还有一点饿的感觉,就已经饱了。因为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达不到细嚼慢咽的程度,每口饭在口腔里也达不到咀嚼20-30次,我们的大脑收到吃饱信息总要比胃发出的信息迟缓。就是因为进食的速度过快,胃部的信息没有发给大脑,食物又进来了,等大脑感觉到有饱腹感的时候,胃已经吃撑了。因此,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感觉还有点欠缺,就已经达到八分饱了,这就叫作“饱中饥,饥中饱”。
第四、“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如果吃的过饱,把部分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其他重要器官会相应的出现缺血状况,肺也会由于缺血影响肺的正常工作,有损于肺功能;如果饿了不及时补充食物,机体就会缺少能量,为了不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大脑就会下达命令动用我们体内的储备能量,来维持体内正常运转,这样就会有损我们体内的元气。
第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如果吃饱了,不要立即睡觉,这样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俗话说的好,饿了发晕,饱了发困。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吃饱饭发困的感觉。如果饭后马上睡觉,所吃食物产生的能量消化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的根本原因。
饮食养生与人的健康长寿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愿天下的父母们要养成正确饮食习惯,节制食欲,定时定量,一定会健康长寿。
[1].忽思慧《饮膳正要》养生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3.01.
[2].忽思慧《养生避忌》[J].科学养生,1998,(2):53.
我的相关日志:
2011-10-21 | 食物多样性
2011-10-04 | 老年人如何正确补钙
2011-09-17 | 老年人的红色人参
老年营养师 周凤玲
QQ
1379883236
电话 1510154408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