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脂溶性)
192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两名科研人员用酸败的猪油饲喂大白鼠一段时间后发现,大白鼠得了不育症,后来改用莴苣和全麦,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大白鼠又恢复了生育功能。这说明在这两种饲料中有一种物质对大白鼠的生育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到了1936年,科研人员从麦胚中提炼出维生素E第一个活性成分ɑ-生育酚,因此证明了维生素E有抗不育的作用。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包括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两类共8种,是6-羟基苯并二氢吡喃环的异戊二烯衍生物。8种异构体,化学结构极为相似,但其生物学活性却相差甚远。只有ɑ-生育酚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的维生素E的形式。
一、理化性质和体内分布
1、性质
维生素E为油状液体,橙黄色或淡黄色,溶于脂肪和脂溶剂。各种生育酚都可以被氧化成生育酚自由基、生育醌和生育氢醌。各种生育酚在酸性在酸性环境下稳定,在光照射、热、碱性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铁和铜的存在而不稳定。
2、体内分布
维生素E主要储存于各种脂肪组织、肝脏及肌肉中。在各种组织器官中,以肾上腺、脑下垂体、睾丸以及血小板中的浓度最高。
3、吸收
维生素E在有胆酸、胰液和脂肪的存在是,在脂酶的作用下,以混合微粒在小肠上部经非饱和的被动弥散的方式被小肠吸收。
4、排泄
维生素E在体内的主要氧化物是ɑ-生育醌,脱去含氢的醛基生成葡萄醛酸。葡萄醛酸可通过胆汁排泄,或进一步在肾脏中降解产生ɑ-生育酸从尿液中排泄。皮肤和肠道也是维生素E排泄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1、生理功能
(1)抗氧化作用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4)对胚胎和生殖作用
(5)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作用
2、缺乏
(1)儿童时期维生素E缺乏,如不及时补充,会迅速发生神经方面的症状,影响认知能力和运动发育。
(2)早产儿出生时,体内的维生素E很低,而且消化器官不成熟,会发生维生素E的吸收障碍,易导致溶血性贫血,肌肉注射可改善维生素E的缺乏症状;
(3)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摄入量低以及血浆生育酚当量水平低下,患肿瘤、动脉硬化、白内障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三、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I):成年男女均为:14ɑ-TE/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I):80ɑ-TE/d
四、来源
胡麻油:390mg/100g
豆
油:93mg/100g
芝麻油:69mg/100g
羊
肝:30mg/100g
综上所述,我总结一下维生素E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
(1)维生素E在我们的生活饮食中主要以植物油的形式存在,其次是羊肝。根据维生素E怕热的生理性质,我们在烹调时应热锅凉油,以减少维生素E的流逝,芝麻油最好凉拌菜用;羊肝在食用时建议用熘羊肝的做法,减少用煮羊肝的方法,以免维生素E的流失。
(2)维生素E与微量元素如铁和铜的存在而加速反应。所以,我们在储存食用油的时候绝不能用铁和铜制品。
(3)维生素E与维生素C和B-胡萝卜素有协同作用,因此在补充维生素E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C和B-胡萝卜素。
(4)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免疫功能以及对发育、骨骼、神经系统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轻视它。从饮食上,不要偏食,食物多样化,保证健康的身体。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7-22 | 人体骨骼美容建筑师----脂溶性维生素D
2011-07-12 | 维生素A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