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2016-07-13 12:04:06)
标签:

亲子关系

分类: 亲子教育
有些孩子会缺乏一些拼劲,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会说“我怕”、“我不敢”等话,这都是他们胆小没自信的表现。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他们胆怯和迟疑,就是父母的责任了。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变得自信,敢闯敢拼呢?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1.鼓励孩子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会害怕接受新的事物。例如在游乐场玩碰碰车的时候,或者是其他刺激性项目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说我不行,我不敢玩,这就是孩子胆小的体现。此时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好伙伴式的朋友关系,让孩子能够获得鼓励和帮助。或者是先陪孩子一起玩,然后慢慢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当他们尝试成功后,立即鼓励夸奖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是勇敢的,这样下次孩子就会拥有自信心了。

2.允许失误

孩子在平时会犯一些错误,或者是考试考不好的情况,家长们需要宽容的对待孩子,不要一个激动就责骂他们,这样孩子会不敢犯错,不敢做事情,他们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便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渐渐会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因此家长们需要对孩子有最起码的宽容,容忍他们的错误,并且教导他们正确的做法,让孩子看到希望,能够积极向上。另外,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宽容的教育下,他们反而会反思自己,会慢慢进步,从而获得成功,只要有了自豪感,那么他们在以后做事情都会非常顺利的,也会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尝试挑战,不再瞻前顾后,怕这怕那的。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3.尊重孩子

家长们要学会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不要打击他们,不要嘲讽奚落孩子。如果你总是发扬孩子的缺点,而掩盖他们的优点,自然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害。于是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也就会自暴自弃,或者是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容易气馁,不能战胜困难,所以家长们需要赏识孩子的个性,发扬他们的有事,让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呢?

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对自身先天遗传性的器官缺陷、智力障碍和意外导致的残疾的自卑。

首先家庭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和了解,会挫伤孩子自信心;反之,如果家长过分的娇惯,事事包办,孩子会产生依赖,没有独立性,则更不会有自信心。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批评过多,经常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上别家孩子的长处否定孩子,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双方都内向,孩子的性格也会不会很开朗。

其次,孩子自信心受学校的影响相对单一,主要在于学习和升学对于孩子的压力,以及学校的应对教育制度,比如采取了将学生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的教育方式,造成部分学龄孩子失去了自信心,从而对孩子造成了打击,发生学习障碍和社交障碍。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方法

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第一  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目标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每一次成功的挑战中,而孩子由于不是很了解自己,因此父母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目标。

第二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带上孩子一起去买菜,让他在多接触外界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自信。

第三  家长要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切不可打击孩子,更不要跟别家孩子比较。比如当孩子参加一个活动没有获奖时,家长要安慰和鼓励孩子说:“宝贝你已经很棒了,下次再怒把力就更好了!如果孩子获奖了,家长一定要适时的进行表扬。”

第四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利于自身性格的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会学会容纳他人,同时还能了解自己。每年寒暑假,我们也会给8-18岁孩子举办专门的夏令营,帮助孩子系统提升!

观点:家长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对孩子是肯定的,相信孩子的能力。这样,孩子会更加听话,更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同时自信心自然就提高了!

西安家和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萨提亚西安教育与应用发展中心

伏绒: 13759954200
小苏: 18189202558
电话:029-87650405

地址:小寨十字百盛后领秀城1003
“我怕”“我不敢”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不自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