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9】北区沙龙分享——家长如何能让考试从压力变动力?

标签:
育儿萨提亚心理学 |
雪后初霁,又恰逢小学期末考试,本周北区沙龙沙龙主题也围绕着考试后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展开。
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考试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和家长来说都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焦虑的来源。但是分数真的完全会跟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本身的品质划等号吗?本次沙龙唐老师就带领大家更清晰和明确的去理清和区分其中的不同。
沙龙首先通过分组分角色去体会在积极正向的事件当中,当我们的品质被肯定和欣赏时的不同感受。然后分享了关于当我们处在挫折中,是如何面对并走出挫折,由同伴来回馈听到她运用了什么样的资源,通过了什么途径。
通过小组和大组的分享,大家能够看到无论是在挫折中或是在成功体验里,当我们的品质和资源被认可并欣赏时,都会带给本人十分不同的体验。当我们在成功里被欣赏本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时,大家一致反馈会觉得有被肯定和接纳的喜悦,同时也对下一次将要来临的挑战更有信心。而挫折中当分享资源的时候,则会让人觉得更加有勇气也更明晰自己下次要如何更快的走出挫败。
就像是曾经处在黑暗的环境中,当遇到难题,我们就只能凭借本能去应对,所以随之而来有很多的未知与恐惧,但当我们能明确的看到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时,就能更好更有效的去调动这些资源,更从容的去面对困境。
对于孩子来讲,考试后的结果无非是成功或挫败两种体验,大多数家长旧有的模式会是“考好了不要骄傲下次继续努力”、“你看你平时不努力这次就只能考成这个样子”,这就让孩子即使考的很理想也会变成一种负担和压力。
沙龙中通过体验,家长们更能体会当孩子考试过后,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其中另大家感触最深的是在“肯定”的部分。原来可能会认为,只有做得好才能被肯定,但是其实本次沙龙里我们看到,“肯定”和“欣赏”是有区别的。肯定是对他做了的事情和付出的一种认可,即使成绩不理想仍旧可以有肯定的部分,比如哪怕不及格,父母是很难违心的说“你做得不错”,但如果父母能够认可孩子即使很多知识点不会,仍旧每天按时上学并且完整的答卷,这些都是基于事实部分的认可,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即使没有预期中的结果,付出的过程也是有被父母看到而不是被抹杀掉的。
最后,唐老师带领大家引入新的模式去看问题,假设我们站在数轴上,一定是站在原点的时候我们是最能看到正负两个半轴综合评估的。通过体验,当我们站在原点时看向正向时,即使我们不能改变目前的大环境,也会让孩子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并且同时带动其他人的好奇,这就是影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