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文物宝藏——新田古村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
环抱全村,双方世代厮守。村始终蛰伏在以南面的天光山(据称名源于西晋愍帝时(315年)始祖李耿被贬始兴郡曲江令,领家眷南下天亮〈当地语称“天光”〉经过此山,遂称之“天光
岭”),见新田古木参天,群山环抱,风景秀雅,清河曲流,如人间仙境,遂家焉)为祖山,东-西为弧形的白石岭、华山所拥揽,北仰弓形的浈江所囊括的风水圣地。据《新溪李氏三修族谱》载:“新溪之始祖者何?介卿公是也。公讳耿,于晋愍帝朝官,居太常。见朝政日惫,宗室争权。建兴三年,直谏忤愍帝意,左迁始兴郡曲江令,公率家属之任,道经新溪,见其川原秀异,自悼谪居。”已繁衍李耿53代。溯本追源,李耿当
为“飞将军”李广后裔。据《新溪李氏三修族谱》载:“是时,匪啻未建雄州,并未有韶州。只置始兴郡,以统曲江等七
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韶州。……光化元年(898年)乃分始兴郡东北界置浈昌县。”可见,新田村李氏早于浈昌县(即南雄市)建制,371年迁至此,凡1692岁。秦汉以来,
北人大量南迁,早于珠玑巷,流传“先有新田李,后有乌迳镇;先有新田李,后有浈昌县。”又因该村为李氏家族最先抵达者,故称“迁徙南雄第一村,迁雄第一家”。有关始祖李耿
的祖族,可从李氏宗祠堂号或对联略知答案(李渊建唐,以其老家“陇西”为旺郡,称“陇西李氏”、“陇西堂”、“陇右振家声”,“居秣陵,隐新溪,皆从陇西而来”,祖祠(叙伦
《新溪李氏三修族谱》载:“自有殷理利贞始,劂后派衍甚繁;其在西北,莫盛于陇西;其在东南,莫盛于秣棱;而居岭南者,则莫盛于贞昌之新溪。”盛况空前。)现全村600多户人,3000多人。男人非李不娶,女人非李不嫁,净李姓,最尊。
风光雅佳的《新溪十景》(西窗夜读、南洞春耕、连山暮鼓、临水晓钟、赤塘鱼跃、门岭松苍、长河塔影、官路马嘶、龙桥
夕照、奎阁晨烟(奎壁晨烟))将新田村精美的生态环境,灵巧的村落布局,浓郁的文化韵味作了纯金式的提炼。身处“山
上有资源,地下有矿藏,水中有动力”的乌迳核心地带的新田村从北往南分别以玉鉴祠(有政堂)-“叙伦堂”-“爱敬堂”-
“玉珊祠”-“继述堂”为纵轴,以文明路为横轴,往东将孝思堂(西川公祠)-“永垂堂”-“永思堂”-文明书院-奎阁串通一气;往西把“临水寺”等联成一体,构筑一个布局慎密,信息畅通,生生不辍的柔美“Ψ”型生态系统。
铸的文化载体,无不洋溢着酣纯的历史底蕴和不朽的文物价值。那一屋一厅,一楼一阁,一路一巷,一砖一瓦,一石一
木,一檐一角,一柱一础,一楹一联,一画一字,一渠一井,一窗一棂……无不是村民表达心愿的灵活字符,共同撰写源渊悠长的新村田源脉的族谱。趾高气扬的马头墙,荣耀光辉的门
庭,磐固鼎峙的红岩柱础,方整如切的砖线,精雕细镂的画栋,诡异莫测的“泰山石敢当”……均蕴含鲜明的中原建筑古风,又不可回避地沾染着湿漉漉的岭南风韵,是村文物的集中营,令人钦佩。
的主要建造者有:63世祖荣淑公生三子,仕昌、源昌、福昌。仕昌、福昌兄弟世居新田,源昌于宋末(1276年)北迁江西小
始分前后二祠,最尊者当属后房祠,即“爱敬堂”:位居村中央,李耿22世裔孙李永洁建于明正统年间,是新田村后房族人
用于祭祖、婚丧礼仪及举行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坐东北朝西南,门楼气壮势雄,形象尊魁。室内外细雕腻塑,争奇斗绝,
骑楼及天花木雕镂,丝毫不苟,更为杰出。峻峭的马头墙生气十足,傲啸天庭。砖木结构门厅,楼状檐阁。两根撑天镇地的红砂岩堂柱先形夺人,柱上气吞山河的楹联更令人胆颤心惊:
正门楹联雄气浩荡:(上联)“粤东不乏良材,观太帝孙子轶后超前,卓荦无殊骥北;(下联)岭南亦多望族,仰户部门楣
连科及第,声名尤重陇西。”内楹联:“创业自何年,晋之卿,唐之相,真是善能记述;作新于此日,燕有桂,郑有兰,
皆当有意栽培。”将历代先辈的成就作了淋漓尽致的交代。柱顶三层精雕拱为点睛之笔,仿佛是村民独特的豪言壮语。近4米
高(1·5米的红砂岩基础)的青砖围墙包抄成近100平方米宽的方形堂前空坪,给祠提供了足够的活动余地。前方直峙一堵墙
宽5米,高约6米的牌坊式照壁。近1米高的基础转角精雕硕大的虎腿,努力支撑照壁,中央雕旺盛火焰,象征族业长兴不衰。
壁顶饰葫芦刹及仙草,额横刻楷体“世德流芳”字,侧配仙鹿琼枝方形图饰,祈求族人以神仙为伍。额下为两端老龙头怒视
中央宝珠雕横梁,构思奇巧。辟三门(其中,两侧拱门均2米高,1·5米宽:东拱门内侧额雕“登云”字,西侧门内侧额雕
“步月”字,仙气盈门。前开小方门)。围墙外东南、西南隅配小房。大师椅式后墙,稳重霸气,为岭南罕有。此外,位于
“爱敬堂”前方的前祠——“叙伦堂”(永澄公所建,风格与前者酷似,内存“鼎峙千秋”石香炉,尤为珍贵。周边云集诸
类文物);居“爱敬堂”前方的“玉珊祠”:永洁建的玉鑑祠(有政堂)当村口(外墙修缮一新;三级马头墙青砖黛瓦建
筑,红砂岩配楹联柱,内外各一对,正门悬“玉鉴公祠”匾。据《重修祖祠碑文》载:“玉鉴公祠,又名有政堂,葵、菉二
公建于明弘治三年所建,至今五百余年。”现辟为村文化中心):殿村后者为“继述堂”(与“爱敬堂”堪称“姐妹
祠”,内外结构基本相当。祠内悬“祖德重光”匾;门前伫“令德昭光”照壁):孝思堂(西川公祠)在文明巷(“川西
公祠”红砂岩匾较独特)。尚有“永垂堂”、“永思堂”等,已形容可怜。
明门):从西往东呈蛇形贯穿村腹部,如同穿行于文物核心区。凌驾于叙伦堂前的阁楼(文明阁),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奎阁为新田村大门,近2米宽的巷道西端为正门,门高2米,宽1·5米,框、匾额尽为红砂岩,显赫双沟“文明”二字,配对
联:“门闾恢廓容驷马,楼台轩昂绕瑞云。”“清嘉庆甲子吉诞立”文雅儒韵,成为此门的明眸。五花八门的会意窗镶嵌在
青砖墙的不同部位,令人目不暇接,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古今沟通。穿过近300米,出路东端,突兀的骑楼额戴“奎壁”匾(奎
丈。”)近2米高,1·5米宽的红砂岩框,方形础抱鼓石,精雕飞天仙女的侧面极为罕有,用残废的身躯,顽强向人们讲述村
的辉煌。两侧伫立二对夹旗石,堰息无语。(2)、“川西公祠”壁立左侧,阳雕八卦图饰的门簪别俱一格。(3)、文明书
情,潜心勤读圣贤书。”即指此),是村最古老的学堂,哺育了数以万计的贤达志士,出过国子监和太学学生26人,毁于
1974年火灾。据《直隶南雄州志·经政略》载:“文明书院,在城隍庙东,文明门内,即文昌阁。康熙庚子知县杨炳耀、教
谕陈如锡倡建,贡生陈乔等会通邑捐金营造,有祀田。每年收租贮仓,俟宾兴祭魁开筵用,余则赴乡试者俱给卷资。嘉庆壬
戌,知县杨桂荫倡修书院,建成前后二栋,并拜亭一座。嘉庆戊辰,教谕李高魁倡修西南隅。嘉庆乙亥,邑令胡勋裕、署教
谕林如勋倡修文昌楼。嘉庆丁丑,知州罗含章捐廉二百两,增置田亩以为书院修火资科之费,其田亩租数详列于后。”在
唐、宋、元、明、清成为举国钦佩之所,使之成为南雄,乃至岭南人文荟萃之地。书院已沦为牛棚,书阁被茅草充填得严严
实实,现仅存东窗。(4)、独特的大门:文明门东北角存二座门楼:均为全红砂岩框,高3米,宽1·3米,圆柱形横梁,中央
镶兽头额,两侧阳雕仙草斜撑,梁底为仙草斜撑。另一门框与前者相似,只是雕纹略异。内存天井照壁。阔绰的门坪仍残存
“荣誉亭”(或称“功名台”,嘉奖获取功名者。原址在坪西面,正对文明门东端出口)构件,村中荣耀略见一斑。“三多
衍庆”内的天井照壁和“松节燕章”匾,亦可观。
顶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按位置分:门外照壁、门内照壁、门旁照壁和独立照壁等。门外照壁多以一、八
字式正对大门或独立,巧正大门朝向。风水理论重视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为了避免气冲,便在门前置照壁;为了通气,墙不能封闭,照壁因运而生。其主要功能有:阻挡视线、装饰作用、阻挡鬼怪、改变风水、采光作用等。新田村较著名的照壁有:(1)、“令德绍光”照壁:即玉琢祠照壁,顶饰宝葫芦“令德”,含美好品德之意;“绍”,含继承(继续)之意;“光”,含光大意。(2)、“世德流芳”祠照壁:雕龙镂凤,依旧鲜活欲翔;“世代承紫”题额,显赫标榜族人的心愿。(3)、“霞蔚云蒸”天井照壁:文明门东南隅,墨绘与泥塑额,生动欲滴。(4)、“三多衍庆”天井照壁,中心铺方格纹砖,额泥雕“三多衍庆”,两侧各配二幅仙境图,底部泥塑仙草鱼纹图。靠基础中央为半月形波浪图。
(5)、“麒麟吠日图”内天井照壁,基底云团纹,左右各泥塑麒麟,造型各异。另有“厚德流光”墙体牌坊式照壁和“玉珊祠”侧屋镶“照壁墙”,同样奇古。
竭,堪称岭南窗雕的露天博物馆。窗以不同的造型,牢稳镶嵌
在墙体显眼的区位,表达不同的生存理念。几乎均为石窗,形象变化多端,有“卍”字花、古钱纹、哪吒烽火轮纹、几何
纹、吉祥变体字符、自然纹样图、组合类等70多种,寓如意、吉祥、富裕等美好祝福。主要类型有:(1)、“卍”字窗:
“卍”是梵文,一种符咒、护符,宗教标志,认为是太阳或火的的象征,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吉祥之所集”;释迦牟
尼胸前的此标志含“吉祥海云图”之意,含吉祥幸福之意。有以一“卍”字、四“卍”字、五“卍”字或正交和斜交。有多
处。(2)、古钱窗:古钱称泉,泉与全同音。古钱币外法天,内法地。二枚古钱,含“双全”意;十枚古钱,含“十全”
意。钱孔一至十含意分别为: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
九世同堂、十全富贵。新田村钱窗有:圆形方孔钱加二枚叩(8处)、钱与框组合(1处)、圆形方孔与花瓣组合(1处)、圆
形方孔绕火焰形(1处)。(3)、饰器物类窗:器物类纹有饰暗八仙(指八仙手中拿的8件兵器:汉钟离的掌扇、张果老的道
情筒、韩湘子的花篮、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尺板、吕洞宾的宝剑、蓝采荷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八宝(指佛教中的
法螺、法轮、宝伞、华盖、莲花、宝瓶、金鱼、盘子等8样宝器)、杂宝(犀角、宝杵、珊瑚、绣球、火珠、银锭、方胜
等)等。动物类有龙凤、狮子、喜鹊、蝙蝠、松、梅、石榴、灵芝、蔓草等。常与其他图案搭配,含“双龙戏珠、凤穿牡
丹、狮子含剑、喜鹊登梅、鹿含灵草、封侯挂印、五福捧寿、刘海戏蟾、福禄寿三星、和合双星、渔樵耕读、婴戏等。剑和戟与“吉”谐音,狮与“事”谐音,二狮称“事事如意”。古村随处可观此图饰。(4)、其他:有4花蕾圆环纹、畸形“ж”纹、蟾晶体蜍形窗纹、回文线纹(1处)、镯钳瓣花(1处)、“喜”字形(3处)、蜘蛛形、变体龙书柬、灵芝仙草纹、密布仙枝(1处)、一堂和气(1处)、菱形(6处)、“Ⅲ”形(4处)、“8”形(1处)、四方框形(2处)、“十”字组合形(1处)、圆弧形如意形(1处)。另有变体寿字花窗、笔锭花窗等。
富贵门庭中国结、走兽——麒麟、芍药彩凤图、蝴蝶三鱼图、鱼虾图、三鱼工字图、太极阴阳鱼图等,把吉祥意愿摆在屋的最顶层。
二口(原有四口古井)。位于前年古村中央,西晋古井。直径1·2米,深15米,水质仍纯鲜无比。另一处在村口,水清如
鉴。二井仍水质优良,可用。
6.6m,7墩8孔,麻石平砌面,松树墩基,筑鹅胸形排水设置。碑文载:“建于清代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十一月”,保存完好。(2)、接龙桥:七拱大石桥,在村东,横跨浈江,古道中通,新田十景之一。约于宋末元初(1290年),新田村李氏澄、洁兄弟合建,40m长,石砌叠筑造,红砂岩基,筑鹅胸形排水设置。1950年4月12日遭洪水冲塌,后重修,仍通用。清·李应麟诗:“月影横斜镇北溪,波心掩映石桥底。从今不事鼋鼍驾,俨听蟾蜍日夜啼。”
此外,尊贵的房檐象征权力和地位,为岭南稀罕;配合的各类
楹联、对联、“世德流芳”、“世代承紫”、“馥郁”、“日月”、“一庭芳”等题字;技艺高超的木雕,手法新颖的“丹青”等也属难得文物。
四、民风纯厚
五、独特的民俗
六、新田村成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