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首座“广东古村落”——鱼鲜村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
如神鱼的山峦(属老鸦咀山系)无限深情地朝向一个秀雅的窝
地(袖珍山间盆地),结构成一个“如鱼得水”的鲜活风水宝
地,是为鱼鲜村址。慧眼独到的始祖王德显于南宋乾道5年
(1169年)相中此罕见天局,草建祖,经过明、清二代王氏后
裔锦上添花式的建筑,巧妙挖掘当地的自然潜能,终于造就出
重围层叠,屋宇错列,荣耀熏天,巷陌井然、清池映耀,古榕
茂虬的粤北罕有,韶关首座“广东古村落”——鱼鲜村(古称
鱼溪)。
群落与静定于东北角的花林寺为基本骨架组合成拉长的“¬”
型结构。花林寺巍然屹立于村东北端。据清《直隶南雄州志·
古迹略》载:“花林寺,在城东八十里。(《黄氏通志》)在
今鱼产村。元刘渊有诗,续人艺文。”元·刘渊《华林寺》
诗:“花落春已暮,门开白雪来。阶前一片石,风雨留莓
苔。”可知建寺史早于元代。寺坐西南朝东北,二间二面坡结
构,青砖黛瓦,面阔近600㎡。大门红砂岩楹联(正面):“佛
法恁么新忍草昙花呈一色,皇恩何以报山呼嵩祝庆千秋。”
(侧面):“飞落祗园香满三千世界,林茂骜岭影遮八万人
天。”将花林寺处境精括殆尽。“三宝殿”内文物散布:室东
北角悬超过600斤黄铜钟,撞音雄浑悠远;莲花状红砂岩柱随处
可见;三块红砂岩质地修寺碑寂然傍伫。与村史荣辱与共的花
林寺将喜迎另一个脱胎换骨之秋。
村祠以“江右名家”匾为主轴,堪称文物宝库:青砖黛瓦马头
墙的门面似乎有意营造“败絮其外,金玉其内”的氛围,抱鼓
石、框、柱、门槛、窗、香案、墙角、夹旗石等,凡关键部位
均稳固镶嵌胆敢与岁月抗衡的红砂岩石条,而石面均精雕细镂
,含义笃远,技艺精湛的图文。阳雕“江右名家”匾侧配仙
翁、瑞兽图,寓意鱼鲜村与仙齐寿的美好夙愿。大门横楣阳雕
三幅飞天仙女图,同样仙境十足,让族人常与神仙为伍。巍峨
挺立于大门两侧的红砂岩抱鼓石,高1米,宽0·5米,如二位称
职的门卫,时刻坚守在祖祠跟前。青砖粉砌,四级马头墙,神
气十足的祖厅,内侧下方中央阳雕翱翔的凤凰图,周围密布鱼
纹浪花图;顶雕蹲踞张牙裂齿皮休造型(可惜,削去头颅);外侧造型腾空麒麟替代凤凰。将家族身世、村环境特色、祥瑞愿望整合在一块冰冷的石块上,可谓妙笔生辉。“江左名家”背镶“光裕三槐”匾(与“槐树”有关的堂匾源于王祐“手植三槐”,俯拾尽是,可谓槐气浩荡)。从“江左名家”门入10米左右,当头是一堵青砖黛瓦浅檐墙,红砂岩门楣阳雕“双龙夺仙”图;近檐镶“驷马荣登”图,两侧各配二幅仙境图。“驷马荣登”图内侧配图与前者同,雕“槐荫云初”图。门内是被红砂岩立柱(正、侧均配楹联;青石础雕麒麟、大象、神鹿、仙鹤、书卷等图案)支撑的祖祠,辽阔气派,古意浓重。正前沿稳矗一对保存完好的抱鼓石(规格与“江左名家”等,只是伫于方形础上),头朝内的瑞兽神采奕奕,傲气充足;础侧雕怒放仙草图,鼓底雕仙人图(另有一对抱鼓石放于厅侧)。墙体镶各类红砂岩底,雕钱、祥物等图案的窗。祖厅东侧残存雕“象贤昭燕”匾的照壁,前方屹立二根近6米高的红砂岩方柱(配楹联),祖厅后一房镶“槐树芬芳”匾(墨体)。紧邻“槐树芬芳”(墨体)东侧为“槐树芬芳”门两侧各立一对上部阳雕仙鹤图的夹旗石;墙角、门墩、门槛、门框均为红砂岩材质,长1·2米,宽0·5米的红砂岩匾侧配仙草图,中央镶雕绕白仙草花边的“槐树芬芳”匾。二进门可怜兮兮伫一对风化严重的抱鼓石(底座雕仙草瑞兽),内插一对红砂岩夹旗石。三进门高5米,宽4米,通体红砂岩,侧板下部镂雕仙草纹窗,下部浮雕扇面仙草图,横梁阳雕双龙戏双鱼图,上端压阴雕花边“古晋名家”匾,仙草纹檐,再次强调该村的身世。厅内花窗活灵活现,造诣绝伦:二束仙草交叉缠绕图、更绝者属镶于厅后墙变体会意“福禄寿”窗。另有“荣登辉甲第”、“闻气团和”等匾题均为不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