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东的浆水泉风景区到马蹄峪东的白云山,从龙洞风景区的凤凰台到佛峪南的城墙岭,是一片十几平方公里的山岭密林。俗话说,山深了什么兽都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处于这片山岭密林核心的龙洞风景区,理所当然的成了动物们的乐园。
龙洞虽没什么大型动物,但常见的飞禽走兽、蜂蝶昆虫可以说应有尽有。
“本地户口”的鸟主要有喜鹊、灰喜鹊、野鸽子、乌鸦、鹰、山雀、麻雀、斑鸠等。而其中最常见的是喜鹊、灰喜鹊、野鸽子和麻雀。
喜鹊和灰喜鹊在龙洞一年四季可见。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益鸟,最拿手的本领就是做窝。喜鹊窝非常坚固,先是用根几枝大的树枝搭成房梁骨架,然后再用一些小树枝编织的密密麻麻。结结实实。“毛坯房”盖成后,里面还要装修:用泥巴和着柔软的草类把里面不值得光光滑滑的。据说他们会看风水,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它们不会在那里垒窝。它们还会根据年度气候确定来鸟巢的开口,如果是开口朝天,那一年准会大旱。还有个传说喜鹊能预报天气,“仰鸣则阴,俯鸣则雨,”没测试过。
它们还会储藏粮食。每到秋后,它们会找些柿子、草种之类埋在地下,等到冬季雪天时食用。我小时候上山割草,经常会遇到它们埋藏的柿子。
灰喜鹊喜欢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几十只的大群。它们飞行迅速,从不在一个地方久留,骤然飞起,骤然落下。当感到有危险是,便“扑棱”一下散开,当感到危险消除后,又迅速聚到一起,让人摸不清它们的活动规律。有时一窝蜂似的落到一棵树上,把树枝都发的颤巍巍的;有时则自由自在的在荒地里散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也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吃害虫的益鸟,也可能是因为喜鹊们的肉不好吃,似乎和人类相处的很融洽。
喜鹊比灰喜鹊的数量少,一般看不到大群,似乎是被灰喜鹊那望门家族排挤了似的。喜鹊好像喜欢成双成对的活动,既使暂时栖居两树,也“喳喳喳”亲昵的呼唤着,交流着。难怪会有“鹊桥相会”那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因为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喜鹊们去为牛郎织女渡银河相会用翅膀搭桥,以至于这一天过去之后,许多喜鹊都光秃秃的。是真是假,没观察过。
在中国民间,大江南北都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有这样一个故事:贞观末期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长期以来,人鸟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一天他喂食的那只鸟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三天后他被无罪释放。原来是那喜鹊变成人,假传了圣旨。这就是喜鹊能报喜的由来。
因为有了喜鹊能报喜的传说,所以不论是文人还是民间都大为演绎。如两只喜鹊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喜鹊站在梅枝叫“喜上眉梢”,等等,反正喜鹊就是吉祥喜事的象征。
喜鹊的样子看起来很温和善良,其实它是一种很凶猛的鸟。它会盗取别的鸟巢中的鸟蛋、雏鸟吃,有时还会扑食一些小鸟。有网友曾看见喜鹊猎杀斑鸠的情景,我则曾亲历过一个更为倾心动魄的场面:喜鹊与蛇大战。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战士们正在午休。我从勤务连中心点院外的厕所出来时,听见右侧的槐树丛里传来“扑扑楞楞”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喜鹊正与一条青花蛇在激斗。那喜鹊借助它能飞行的优势,明显处于进攻状态,只见它而飞离地面,然后猛的向青花蛇啄去,那蛇则高高的翘着头,防御性的迎战。当喜鹊啄向它时,它也将吐着舌信的头迅速向喜鹊扎去,这样上上下下激战了七、八个回合,最后喜鹊见取胜无望,便扬长飞去。
龙洞最有代表性的鸟类是野鸽子。不知什么原因,那里的野鸽子特别多。他们喜欢成群栖息在高高的岩崖上,尤以佛峪般若寺上面的岩崖和龙洞的锦屏岩、黑龙涧两边的岩崖上居多。我有次攀登锦屏岩时,看到洞口下阶梯样的岩石上、灌木从中,积攒的鸽子粪足有一尺多厚。
有时,我们会看见它们成群的在两面岩崖之间飞来飞去,很让人羡慕。夏天它们则会躲进岩崖的石洞里或者岩崖上面的灌木从中,只听见“咕咕”的叫唤声,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夜间,他们会成群的在龙洞的通天洞里休息。曾有个新战士摸上了它们的这一规律,就找了一根长长的木杆子,又在木杆子上系了一个当时常用的塑料网兜,趁着天不亮悄悄摸进了龙洞。他先将木杆高高举到接近通天洞洞口的地方,然后用手电筒照准鸽子群猛的一惊,受惊吓的鸽子们便慌不择路的向有亮光的洞口飞去,那战士便趁势用网兜网向鸽群。就那样一个小小的网兜,竟然让他一次网住十二、三只,也算个迪尼斯世界记录吧。
也有一些少见的鸟类。
有一次我去连部后倒垃圾,无意看见院墙边的野皂角树上栖息这一只像凤凰一样的大鸟,身上的羽毛红红绿绿的,头上还有几棵竖起的冠毛,两三根尾翎足四十多公分,以至于飞起来很吃力。被我惊飞后,不一会儿又飞了回来,原来它在连部的后墙墙洞里做了一个窝,当我想爬上去看看有没有小鸟时,刚接近洞口,一股奇臭把我熏得直想吐,只好作罢。我曾问过连长曲凤亭,他告诉了一个很俗的名字,可惜我没记住。最近在网上查了好久,也没找到答案。
传说有人曾在凤凰台下的朝阳洞附近听见过人参鸟叫,因为人参鸟吃人参籽,所以推断那山坡上可能有人参。据有关资料介绍,人参鸟就是“王丹鸽”,而“王敢哥”是“王丹鸽”的口误。在东北有一个传说:一位姑娘爱上了一位叫王敢的小伙子。后来王敢被一个恶霸害死,姑娘便变成了一只鸟,每天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地寻找她的情郎,并且边飞边呼唤“王敢哥”,于是人们就给这种鸟取了个名字:“王敢哥”。但人参鸟到底什么样子,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龙洞的哺乳动物,最多的是野兔。也可能是草深林密,不受打扰的缘故,那里的兔子多的到了泛滥的程度。每到冬天雪后,一些好动的干部战士就上山捉拿。其方法很简单:看准野兔常走并有新近足迹的地方,在必经之路上拴上一个活扣的细铁丝套,兔子路过时就被套住,而且越挣扎套的越牢。经验丰富的人有时一天就能套到十几只。
我还遇到过正在吃桃子的獾。有一次走到进马蹄峪的拐弯处时,看见有个土黄色的大动物正在桃树上摘桃子,这种小熊样的动物尾巴很长,可以缠在树上负重,在我们老家俗称上树獾。规范的称呼叫什么没有查到。
龙洞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是狼。但只是听见过狼叫,没听说有人看到过实物。有一次雪后我倒马蹄峪查岗,岗上的郑翠林告诉我,在白云山头方向有只野狼“嗷嗷”的叫了十几声,把他吓的子弹都上了膛。
龙洞还有一种特殊的哺乳动物——蝙蝠。凡钻过龙洞的人,大都会在洞里看见过,但保证没见过我目睹的那种景象。
有个夏天的星期天,我和在山东理工大学上学的妻弟去钻龙洞。我们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摸索着往前走,当行至最大的那个穹顶附近时,猛的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从脸前擦耳飞过,不仅打了个寒战,用灯光照看时,原来是一些蝙蝠在洞里忽上忽下的穿梭飞行,抬头看时,哇塞!成百上千的蝙蝠把整个穹顶盖脸的严严实实,黢黑一片,有的地方还叠压了好几层,更有趣的时,他们还像猴子捞月似的挂成了一串串的长穗子,像一串串的硕大的枫杨树花,悬在半空中晃晃悠悠的,很渗人。我本来就对这似鼠非鼠,似鸟飞鸟的夜行动物那猥琐的样
子很难接受,这回只看得我心里直发毛,赶紧逃离了出来。
龙洞的昆虫更是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蝴蝶、蚂蚱、蝈蝈、螳螂、蜂类、蝉类漫山遍野。我曾看到过一种稀奇的小昆虫,身长不过五毫米,通身碧绿,样子极像秋蝉,只是头上长了两只三角形的尖角,以前从没听说过,也只见过那一次。
奇怪的是从没见到过山山牛,难道那里的条件不适合它生存?
http://s1/mw690/89cdb1d3td87fcebd0a20&690
喜鹊和灰喜鹊都是非常聪明的益鸟,主食各类害虫,也喜欢吃树上的果实。深秋后,熟透的柿子高高挂在枝头,惹的灰喜鹊们争相啄食。
http://s7/mw690/89cdb1d3td87fcfa8a356&690
岩崖上时起时落的鸽群
http://s2/mw690/89cdb1d3td87fd05f1aa1&690 喜欢倒挂的蝙蝠
http://s11/mw690/89cdb1d3td87fd10cd13a&690
斑鸠
http://s10/mw690/89cdb1d3td87fd8adf6d9&690
麻雀
http://s12/mw690/89cdb1d3td88029efe90b&690 昆虫王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