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溪散人
冯溪散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74
  • 关注人气: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足疗、按摩、刮痧、辟谷、药酒、拔罐、养生茶、代煎药、艾灸、服药时间

(2012-10-07 09:27: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健康生活

 

 

[转载]关于足疗、按摩、刮痧、辟谷、药酒、拔罐、养生茶、代煎药、艾灸、服药时间

1 问:很多人想在家养生,但不知道做刮痧和拔罐这类治疗需要间隔多久?

效答:

一般情况下两次刮痧或拔罐治疗之间间隔最好不少于3~5天为宜。

刮痧和拔罐都是一种带有轻微损伤性质的保健治疗方法。所谓的“轻微损伤”就是指的它们全部是以轻度或中度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的皮下充血状态(所不同的是拔罐是以真空负压形式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刮痧是通过压迫同时刮擦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然后,通过留存在局部穴位或是某条经络循行走向上的“瘀血”(即皮下充血)来不断的刺激穴位或经络,使得那些穴位或经络被持续不断的刺激而起到经络功能增强或减退而起到治疗作用的。这种轻度或中度的皮下充血状态,需要3~5天会逐渐缓慢吸收,在这个时间段后,再重复治疗时,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延续,如果少于这个天数限制而再次治疗,将导致充血加重,则会导致吸收缓慢和体内流失血量过多以及因为吸收这种“非正常”血液而造成的肝肾负担加重的不良结果。

 

 

2 问:什么情况下不能刮痧?

效答:

不能刮痧的情况主要有:经期、贫血、血小板低、毛细血管脆性较大、皮肤弹性差、身体虚弱等。

1)经期因为经血外泄,很多人本身就会有疲劳的感觉,此时刮痧,除了会加重身体气血的消耗尚且会导致经血量增多等问题;(2)贫血或血小板低以及毛细血管脆性较大的人会导致贫血加重,甚至皮下出血量过大等不适反应;(3)皮肤弹性差的人,经过反复的刮痧治疗后,会导致皮肤损害,使局部皮肤出现较为严重的衰老状态;(4)刮痧的主要作用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换句话说,要想通过刮痧达到这样的治疗效果,都是要以消耗人体气血为手段的,所以,身体本身虚弱的患者不适宜刮痧疗法。

 

3 问:第一次刮痧要注意什么?

 效答:

第一次刮痧,和我们做其他事情的第一次都一样,毕竟没有经验,而别人身上的成功也未必会如愿的出现在我们的身上。所以,注意以下三块:身体状况、油的性质、刮痧板材质就不会出现原则性的问题。

1) 身体状况:详参“2”中观点

2) 刮痧用油的性质。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的刮痧用油都会使用廉价的但是对肤质损害较强的红花油或是活血类刮痧油。建议选择自己用的比较熟的柔和精油,既可以防止过敏,也可防止活血类刮痧油导致刮痧后导致的皮肤粗糙的问题。

3) 刮痧板材质。刮痧板还是选择瓷质的比较好,因为瓷的质地细密,对我们局部皮肤的肤质损害的程度最轻。而像砭石或是牛角、树脂、玉石类的,则因为材质的质地粗糙,(肉眼即使感觉已经高度抛光,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面观察就知道它们与陶瓷的光滑度相差多少倍了)。这样的材质会导致肤质的严重受损,时间越久越明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用砂纸在擦拭物体表面一样,刮痧板材质亦很重要。

 

 

4 问:刮痧是不是刮得又疼、瘀血又深,效果越好?

效答:

可以肯定不是越疼越好,不是痕迹越重越好,它们与治疗效果不成正比。

中医是个辩证医学(此处不是辨证论治的“辨”),一切讲求中,一切讲求度,只有正好才是好,而“疼”和“痕迹重”则属于“过犹不及”的意味。

一般来讲,刮痧的最好表象就是被刮的局部出现较为稠密的“痧”点(皮下出血点)、颜色红而稍暗、局部感觉微胀微痛微热为宜;不宜浓密成片,不宜过于稀疏,不宜出血量过多而导致“痧”高于周边肌肤,不宜感觉剧烈疼痛,不宜感觉活动受限。

 

 

5 问:哪些位置不能拔罐?

效答:

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三类特殊位置不适宜拔罐。它们分别是:皮肤过于薄(娇嫩)的地方以及皮下有关节及骨骼的区域、皮下有重要大血管处、重要补益穴位。

1) 皮肤过于薄(娇嫩)的地方及皮下有关节及骨骼的区域不宜。因为罐口四周的皮肤会因为罐内真空的吸引力而被动的被沿着罐口“拉扯”进罐内,如果是出于过于薄的皮肤或娇嫩的皮肤区域,会导致肤质的严重牵拉受损,并变得较为松弛,比如颜面部等;如果是皮下有关节和骨骼,则由于那种真空负压会导致骨骼与关节被动的与罐口有较强互相挤压,容易导致关节及骨膜的损伤,比如颈腰椎的棘突附近等。

2) 皮下有重要大血管处不宜。拔罐时的真空负压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皮下充血而导致出现紫黑色或红色的“罐印”,当这种真空负压持续较高时,如果是作用在皮下有重要大血管处时,可能会导致这类大血管出现破损出血,即使不出血,也会导致这类大血管因为较长时间受到牵拉挤压而降低弹性。

3) 重要的补益穴位不宜。中医很在意人体气血能量的进出,一般,进就是补,出就是泻。拔罐,顾名思义,就是说可以利用“拔”的力量来使得人体内的邪气被“拔”出体外,属于较为典型的泻法,所以,拔罐通常用于受风、受寒、瘀血、痰饮这类有治病邪气存在于体内的疾病。如果用这种具有泻法的拔罐法用到了重要的穴位上,通常会导致身体不同程度的气的损伤,这类穴位主要有足三里、气海、关元、命门、肾俞、神阙等。

 

 

6 问:颈椎痛或腰椎痛,能按摩吗?

效答:

自己能按摩,而且可以肯定的说,自我按摩的累计效果会远远好于到按摩技师那里获得的效果。

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和座椅的一味贪求舒适,导致现在很多人的腰椎和颈椎出现问题,不可否定按摩技师会对颈腰椎痛有着较好的改善作用,不过,忙忙碌碌的白领们却是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自己会定期抽出固定的时间去做颈腰椎按摩。这种状况下,自我按摩,不但不用耗费宝贵的时间,而且可以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颈腰椎正处于疲顿状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它们及时的放松一下,即使我们的手法不如人家潇洒和有效,但是,我们的治疗常常很及时,把握战机,而且积少成多的疗效通常不容小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医讲求经络,所以在按摩颈腰椎时,我们不必把穴位认的很准,如果仅仅能够对照“经络绘图”上找到经络的大致走行就好,再加上那些按摩过程中遇到的压痛点,相信最好的按摩医生就是我们的手。

 

 

7 问:养生茶是不是天天可以喝?

效答:

养生茶可以天天喝,只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变换着喝。

养生茶多少都会带一些偏性的,比如洋参茶的补性、夏枯草茶的凉性、姜茶的温热性、决明子茶的泻性,它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补泻之性、寒热温凉之性,所谓养生茶就是利用植物的寒热温凉和补泻来改善人体在不同的季节里以及不同的地域里遭遇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自然界的偏性,所以,养生茶可以天天喝,但是要注意按着适合的季节(比如夏季宜清火、秋季宜养阴)和适合的地域(四川适宜祛湿、山西适宜润燥)以及人的状况(比如虚弱宜补、上火应清热、情绪不良当疏肝、经期防止活血)而选择不同的养生茶来饮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扬声效果。

毕竟养生茶不是药物,治疗作用亦弱,如果不能坚持长期(天天)服用,通常效果不会明显。

 

 

8 问:拔罐时,一般医生用玻璃罐,用火烧成真空的,那种我不太会用,用的是家用简易的塑料罐,用塑料罐的效果会不会差啊?

效答:

效果是一样的。

火罐传自古代,古人时期,能够制造真空使得罐子吸附于体表只能有那种利用火焰驱逐空气的方法,那种方法虽不是最好,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唯一的技术手段。而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高科技材料日益普及,制造真空完全可以利用简单的“抽真空”方式,所以,现在简易的塑料罐的使用很方便,也不易破碎,更能随意控制抽真空的程度,可以随意的控制拔罐的效果。

再者,医院毕竟要考虑到降低成本的问题,所以,玻璃罐可以反复消毒的用,而酒精棉球点火的成本也很低,而这些对于我们居家来讲,反而繁琐。

 

 

9 问:我在中医院看到,拔罐时,罐子拔了好几排,拔了5分钟就好了,说是拔时间长了伤元气。但我一般在家用的罐少,时间一般在15分钟,这两种有差别吗?还是我应该像医院那样拔?

效答:

只要不是拔在那些拥有重要补益作用的的穴位上(详参5)的罐子,是不会“伤元气”的。

一般来讲,拔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到5~10分钟,尤其是夏天,皮肤水分较多时,或是某些皮肤不太好的人,真空负压的时间过长,通常会导致罐内的皮肤上出现大量水泡,这样不但会产生疼痛,还会导致水泡破裂而造成感染,当然,要是在冬季或是对那些“皮糙肉厚”的人来讲,适当的延长几分钟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一般来讲,罐子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皮下出血的总面积和多大。

 

10 问:医生开了中药,医院有代煎的,是不是自己煎的药效果更好?

 

    可以肯定的说,自己煎的药的品质要好于医院代煎的中药的。原因有六:

1) 我们在家煎药都是药材和水直接接触,而医院代煎,则是把药材装到无纺布的煎药袋里,那种煎药袋通常都是有机材料,它们虽然在100度的高温下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但是,我们知道中药的煎出液里面有大量的复杂的化学成分,那么在这样的高温溶液中,煎药袋会有部分发生不可预料的反应,而这些塑料反应物,就存在于医院的代煎药液体中。

2) 我们煎药都是煎两遍,兑到一起分两至三次服用;而医院代煎药都是只煎一遍。那我们不难估算出那一种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高!

3) 我们自己家里的煎药锅可以仔仔细细的清洗,而医院的代煎药药锅里面密布的管道和复杂的构造都不允许工作人员把它们彻底清理干净,只能是象征性的用水冲洗一遍,想想看,一百个人,一百种病,一百种药,一个锅,药品互相污染的问题不得不说。

4) 我们自己煎药时,可以隔几分钟就对药品进行一回搅拌,这样煎出的药液比较均匀,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水中,一个植物能释放出来多少溶质,和这个植物周围的浓度差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搅拌,那么势必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医院的代煎药从下锅到出锅,是无法搅拌的。

5) 我们自己煎药可以随意的控制煎药的时间,这样,不管是需要短时间煎煮的解表药还是长时间煎煮的补益药,我们都可以控制,而医院的代煎药,都是设定好的时间,不达到必须的煎煮时间,煎药锅内的剩余水量都无法达到出袋的标准,不管什么药,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

6) 八卦一下:传统中医讲求锅中水,锅下火的“水火共制”中药,效果才好。而医院代煎药,都是用电作为加热源,虽然同是产热,可中医讲究的“水火”二字中的“火”却缺失了。

 

11 问:服用中药,是不是饭后服用最好?

效答:

是的,饭后服用中药效果要好于饭前服用。

理由有三。

理由一:饭前的胃部和小肠呈空状。服用的中药汤剂会很快从胃进入小肠,并且很快从小肠流出,胃的消化功能和小肠的吸收功能都会因为液态中药的停留时间过短,而不能达到最好的吸收状态,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比如吃西瓜或者饮料后短时间都会去厕所小便,液态中药也是同样的的原理,饭后再服中药,中药就会从液态变成半液态状态而延缓停留时间。

理由二:饭后服用不刺激胃。中药并不能像西药那样用胶囊或是糖衣掩盖西药的不良味道,从而使中药的不良味道暴露无遗,比如容易让人产生恶心感觉的苦味,刺激胃引起烧心的酸味、导致胃痛的辣味等,饭前服用中药,我们的胃粘膜将无处可躲,而同样的药汤在饭后,就会被胃内的饮食所稀释,变得不再那么刺激。

理由三:中医还讲究,药物要是得到食物力量的资助就会事半功倍,相当于军队作战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餐后服药还有这个重要的意义。

Tips:不用考虑饭前、饭后有多大区别,以及胃酸和胃内食物是否会影响药物疗效,胃的排空时间通常是3小时,所以无论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几个小时内,药物都会遇到胃酸和食物。

 

 

13 问:温灸靠热力产生效果,夏天太不适合做了,是不是夏天就不能做啊?

效答:

夏天可以做温灸,而且几率并不比冬天低。原因有二:

1) 夏天受寒的几率很多,比如冬季里我们反而吃得很少的冷饮,比如无时不刻不在的冷气空调生么的。冬天,大家都知道防寒,所以,暖食厚衣。而夏天,本无心防寒,但是无论是寒食还是低温,无处不在,这也就是夏天人反而容易受寒的原因。这类疾病,通过吃药反而不如温灸的效果来得快,关键的穴位上,只要把艾条的热量准确的并传递投放到受寒的经络里,很快就会寒去而病解。

2) 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温灸不能治疗热证(病)”。事实上,温灸虽是靠热量治病,但它同样可以清热,温灸是靠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来体现“补阳”或是“泻火”的。最简单的例子,当草原或森林发生火灾时,迅速背风放火,可以烧出一个空区,这个空区就可以阻断即将烧过来的大火,温灸控制燃烧速度的原理与此不尽相同。

14 问:有的人会定期采取断食疗法(有的人断食是不吃东西,有的人选择吃少量蔬菜),这样做健康吗?

效答:

断食疗法,因人而异,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适合的。

除了个别人因为暴饮暴食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饮食积滞胃肠”(具体表现有:有明显饮食超量史,胃胀痛、厌食、恶心或呕吐等)之外,均不适合采取断食疗法。此种情况时,断食疗法是仅仅是为了通过控制进食量而减缓肠胃负担而已。

理由:就像平时过日子一样,我们会为了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进行物资或金钱储备,以备不时只需。这样,即使因为什么情况我们没了收入,至少还有之前储备的东西够我们敷衍一阵。但,“断食疗法”就像我们没出现任何问题就不去工作(正常进食),而是靠从银行取我们之前的存款(身体内的营养储备)度日,相信,这样的日子,只要有一天,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天的“赤字”,得不偿失。

我们该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确定哪些东西该少吃,哪些可以隔一段时间吃,但最好不要不分好坏的一概停食,身体很复杂,需要很多不同的能量才能运转起来,没了收入,便只能疯狂的消耗那些不该消耗的储备。

 

 

15 问:足疗是不是温度越高,中药成分析出得越好?

效答:

首先足疗温度并非越高越好,一般以40~44℃为宜。适当温度的热水能够让足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得我们末梢的血液循环加快,但是,过热的水温会导致毛细血管过度的扩张,经常反复的过度扩张,反而会降低足部毛细血管的弹性,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足部宛似大树的根,过热会伤根,所以它们宜暖不宜热。

一般,浴足的中药大多是具有活血温经的作用,水盆中的中药成分析出越多,浓度越高,效果就会越好。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在水中适当的加入1~3匙白酒或是1~3匙陈醋以促使水中中药成分的析出:(1)乙醇和水的醇水混合液能够更好的促使中药内“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析出,加倍盆中药物浓度;(2)白酒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从喝酒后的人的面红耳赤就可见一斑,白酒能够使已经析出的中药成分加倍的发挥活血温经的作用;(3)陈醋的成分主要是乙酸,一方面可以促使中药中化学成分变成乙(醋)酸盐,可以更多的析出,另一方面,乙酸可以帮助改善足底皮肤粗糙的情况。

 

16 问:足疗时,是不是按疼了就说明按得好?

效答:

不是。

足疗的各种手法都是以舒适为宜,换句话说,即使是因为某处疼痛而去做足疗,也要以通过足疗按摩手法使那疼痛的地方变得不疼才对。如果按疼了,只能说明是在相应的反射区存在着明显的压痛点,即此处可认为是存在健康问题或隐患的区域。然后,按着足底反射区,确定是何内脏、组织、器官出现问题,然后,再采用相应的适宜的手法对此“压痛点”进行适度的“无痛”或“低痛”治疗,随着压痛程度的减轻,可以适当的用一些较重的手法,但总要以尽量无痛为原则。

 

17 问:有些人学着照古方用中药泡酒,有什么注意事项?

效答:

    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 和古方中所提及的病种要准确对应。现代的很多病名虽然和古时的病名一样,但往往不是指的一种病。比如古时的“伤寒”是外感病的意思,而当代医学所提的“伤寒”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古时的“痛风”也并非现代医学所提及的“痛风”,所以,拿到古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多了解,自己的病症是否就是古方中所提及的问题。

2)药物剂量的换算,和用酒量及饮酒量的换算。一般来讲,古方中都是以“两、钱、分、厘、升、斗”来作为固体和液体的计量单位的,还有就是,即使同样是“两”作为计量单位,也会因为朝代的不一样,而导致“汉代一两”不同于“清朝一两”,清代一两就比现代的一两少了近20克。此外就是饮酒量的换算,按着书中记载,古人饮酒都是几斤几斗的,与他们那时酒精度数含量低有关系,而我们现在的白酒最低的都是30多度,所以,饮酒量也要比照古方中描述的适当减少才好。

3)药名及药物变迁。年代的变迁,以及撰写古方的古人所处的地域不同,使用方言不同等,均会使得很多药物即使叫同一个名字,也并非指的同一种中药,比如古方中提及的“太子参”就不是今天我们药店所售的“太子参”,两种植物连“门纲目科属种”都截然不同,所以,按古方抓药时,要格外多搜集相关知识,以防误用。

4)酒的选择。制作药酒以高度(60°)的酒比较合适,一般适宜选择清香型白酒。乙醇的浓度越高,越利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渗出,浸泡时间通常以10~14天为宜,可反复浸泡三次。

 

 

5按摩时,据说有治疗效果和养生效果,按摩的频率应该是怎样的?可以天天按摩吗?

1) 如果是以治疗为目的,建议天天按摩为佳。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互相搏击的过程,每按摩一次,正气就盛一些,邪气就衰一些。此时,最好的就是一鼓作气,天天连续按摩,争取早点将邪气驱逐出去,此时如果有较长时间的间隔,就会给邪气以喘息的机会,使得去除邪气变得更难些,甚至使邪气重新卷土而来。

2) 如果是以养生为目的,建议以间隔1~3日按摩一次为宜。即使用再轻柔的手法做按摩,也会因为自己的气血循环加快而或多或少的消耗我们的气血,如果可以每次按摩之间间隔1~3天,就能让身体因为间隔的时间充分修养而恢复受损耗得气血,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100元改变了两个懒人!

我和小媚同学,都是很久不爱写博客的懒人了,两个月前,我们开始打赌,不按月发表博文的人,向对方账户汇款100元,作为惩罚,结果呢,我们都不想给对方钱,又都想赚对方的钱,于是,两个懒人因为贪钱,终于变成了两个勤奋的穷人,结果蛮好,但我始终相信,小媚一定会输给我100元的,早晚的事情。

小媚的博文更新比效的快,但效的字数比小媚的多,扯平吧。

 

两节将至,效在这里,祝所有效的朋友和关心爱护效的人,一切都好,除了快乐就是开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