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问题答疑(3)

(2016-04-25 21:26:42)
标签:

教育

    有关人民币的单元,每年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不高,教材里面出现的1分、2分、5分实际上市面已经没有流通,但人民币换算往往又有分。人民币计算教学也有疑问,比如买了18元,付20元,找回多少钱?20-18计算超出学生目前的计算水平,如何使学生较易掌握这方面知识?(一年级下册5259页)

答:⑴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一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二是加深对百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三是为今后学习小数作好铺垫。作为一个完整的货币体系,不教学显然是不行的,从这部分教材的功能看,不仅仅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也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习人民币就只是为了生活的应用,上述三个方面中的后两点也是教学的目标。其实,教材的编写主要突出“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除了P53做一做第21=   )分  20=   )角,P55练习十二第35=   )分  40=   )角   10=   )角  1=    )分以外,就没有更多的关于“分”与“角”的换算的问题,可见,编者对这方面是有足够考虑的。

⑵练习十三第2题,要求“应付的钱数”和“应找的钱数”,从题中可知,先求“应付的钱数”18元,再找“应找的钱数”是多少元,表面上看,这需要学生计算20-18=?,实际上,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他们利用“数数”的方法是完全可以数出来的。另外,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可以算出来的。教材在编写时,所设计的数据相距不远,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的。那为什么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出现错误的,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教师过分重视“形式化”,要求学生“先列式,后计算”,学生一看到算式就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